亦作红阳教、宏阳教。明清时代秘密宗教。初创时称混元教。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时北直隶曲周人韩太湖(号飘高祖)所创,一说为山西洪洞人高阳所创。教义中宣扬“红阳劫尽,白阳当兴”的劫变思想。初多在京畿一
彦一作延。北宋人。元丰中,尝为山阴尉、隰州司户。八年(1085)为滏阳令。后自江宁上元移宰常州武进,以朝奉郎致仕。著有《杨公笔录》、《左氏春秋年表》。
?—322晋邵陵(今湖南邵阳)人。为湘州从事。永昌元年(322),王敦叛军攻湘州,谯王司马丞使求外援,为敦将魏乂所执。乂使语城中外援无望,伪许之。既到城下,大呼“即日来援,努力坚守”,遂被害。
书名。清董沛撰。七卷。编年体四明大事记。上起周元王三年(前473)越王勾践建句余城,下迄清同治元年(1862)闰八月清军及“常胜军”反扑浙东。凡建置、兴作、兵戎、赈恤、祥异、贡市,均依年摘要系录。以大
簸扬投掷之意。唐时,粮米运至京师,砂砾糠秕杂乎其间。开元初,诏使扬掷而较其虚实。其扬掷率为水运米,四、五、六、七月,一斗欠五合;三、八月,一斗欠四合;二、九月,一斗欠三合;正、十、十一、十二月,一斗欠
994—1041北宋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先世居幽州(治今北京西南),字曼卿。累举进士不第,真宗时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知金乡县,累迁太子中允、同判登闻鼓院。建议选将练兵,以备辽、夏。西夏扰边,朝廷
书名。清李凤雏撰。五十一卷。是书变编年之书为纪传之体。以周为本纪,列国及孔子为世家,卿大夫为列传,又为周鲁列国世系图,所据以《左传》、《国语》为主,而辅以《公羊》、《谷梁》、《檀弓》、《国策》、《家语
官署名。简称浙西(道)廉访司。元代地方监察机构。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所辖十道监司之一。至元十四年(1277)于杭州置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司,监杭州、湖州、嘉兴、平江、常州、镇江等路。二十一年,迁平江路(治今
蚕名。食柞叶、橡叶等的蚕,起源于中国之一种绢丝昆虫。始见晋郭义恭《广志》:“柞蚕食柞叶,可以作绵。”此后关于“野蚕成茧”之记载不绝于书。宋元以前,只有个别地区少数山民运用原始方法人工放养。直到明中叶前
即“函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