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陈建

陈建

①(?—485)北魏代(治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人。鲜卑族。善骑射,迁下大夫。太武帝讨山胡白龙时,遭伏击堕马,他以身捍卫,获免。帝壮之,赐户二十。文成帝初,赐爵阜城侯,加冠军将军。出为幽州刺史,以贪暴遭杖五十。孝文帝征为尚书右仆射,力主南伐灭宋。后迁司徒、征西大将军,进爵魏郡王。②(1497—1567)明广东东莞人,字廷肇,号清澜。嘉靖举人。后选授侯官教谕,迁临江府学教授,编《周程遗书》。聘典江右、广右、云南、湖南试官。寻为山东阳信令。博学强记,熟习典故,注意朝政因革,探求国家治乱,著有《治安要义》、《古今至鉴》。又采摘邸抄实录,仿《通鉴》编年体记洪武一朝事迹,称《启运录》。后又续作永乐至正德八朝,一百二十四年之事,合为一篇,总名《皇明通纪》。后改编、增订者甚多,书商也改换书名以牟利。如署名陈建撰者,有《明通纪》、《明实记》、《明通纪辑要》、《明法传录》、《十六朝广汇记》、《皇明从信录》、《皇明通纪集要》、《皇明资治通纪》、《昭代纪要》等,多大同小异。其学世称“东莞学”。

猜你喜欢

  • 欧洲列国变法史

    书名。法国赛那布撰,美国麦克范原译,清末许士熊译。译成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二十一卷。记述近代英、法、意、俄、德、葡、荷等欧洲列国政体革新、政治得失。主张效法欧洲诸国立宪。为清末立宪运动宣传物。

  • 陈侯四器

    战国时齐国四件青铜器。包括陈侯午簋一件、陈侯午敦二件、陈侯因敦一件。均有铭,其中陈侯午三器同铭。作器者为陈侯,即田侯。田、陈古音通。前386年齐田和始立为诸侯。陈侯午即田齐桓公午,陈侯

  • 后七子

    后(後)即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七人皆于明嘉靖、万历时提倡文学复古运动,故有是称。以有别于“前七子”。

  • 叶澄衷

    1840—1899清浙江镇海(今宁波)人,原名成忠。早年入油厂当学徒,后至上海杂货店当店员,又做码头商贩,与外轮商人贸易。同治元年(1862)在虹口开设商店,后在各商埠设支店,以五金业起家,成为富商,

  • 发运使

    官名。唐先天二年(713)始于陕州(治今河南三门峡市西)置。亦称水陆运使。掌洛阳、长安间漕运,后移职转运使。宋代承置,掌经度山泽财货之源,漕运淮、浙、江、湖六路储廪以输京都,兼制茶盐、泉宝之政,及监察

  • 刘淑相

    明黄州麻城(今属湖北)人,字养忠,号东岩。正德进士,授南京兵部车驾司主事。嘉靖二年(1523)迁山东按察司副使。十三年官至顺天府尹。十五年,议取消永乐时徙京“富户”后裔助役银,忤权臣下狱。后赦归,卒于

  • 杨爽

    563—587隋宗室。字师仁,小字明达。文帝异母弟。北周时,袭封安郡公,任蒲州刺史。入隋,立为卫王,寻迁雍州牧,领左右将军,迁右领军大将军,历任并州、凉州总管,掌北边防务。开皇三年(583),为行军元

  • 督邮

    官名。汉代置,郡府属吏。本名督邮书掾(或谓督邮曹掾),省称督邮掾、督邮。主要职掌除督送邮书外,又代表郡守督察诸县、宣达教令,兼及案系盗贼,点录囚徒,催缴租赋等。守相自辟,秩六百石,其权甚重,有“督邮功

  • 大行令

    官名。(1)西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由典客改名(一说中元二年已改),掌少数民族事务。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又改名大鸿胪。(2)西汉武帝太初元年由行人令改名,为大鸿胪属官,秩六百石。协助大鸿胪掌管

  • 兴州

    ①西魏废帝二年(553)改东益州置。治汉曲县(隋改顺政县,今陕西略阳县)。辖境相当今略阳县地。隋大业三年(607)改为顺政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兴州。天宝元年(742)又改为顺政郡。乾元元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