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试
宋科举考试方式之一。某些举人应试,不专设场屋,准附属于一定贡院应试,称“附试”。远离原籍举人,京城官员随侍有服亲和门客,可在各路转运司或国子监附试。宏词、刑法科举人,则可分别于春试太学上舍生时和铨试院附试。
宋科举考试方式之一。某些举人应试,不专设场屋,准附属于一定贡院应试,称“附试”。远离原籍举人,京城官员随侍有服亲和门客,可在各路转运司或国子监附试。宏词、刑法科举人,则可分别于春试太学上舍生时和铨试院附试。
?—578北朝时临洮子城(今甘肃兰州西北)人,字猛雀。西魏大统中,从宇文泰,颇受亲遇,拜中散大夫,兼中书舍人,赐姓宇文氏。北周孝闵帝即位,加大都督,进车骑大将军。天和四年(569),兼齐公宇文宪府掾,
北朝道教写经名。见于敦煌文书(S.6825号)。其书法带隶意,类似北碑,断为北朝写本,属“系师”本,即属于张陵、张衡、张鲁系统。从注文中所见“部史”、“王纬”等词,可知制作时间当在东汉末年。注文反映《
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因1924年发现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而得名,年代距今约四千年。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二省东部和宁夏南部等地区。早期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下限还当更晚。
唐时关于户口的法令。包括按年龄的定名(如黄、小、中、丁、老等)、按户口数目编制的政区(如邻、保、乡、里、县、州等)、户籍的编定、财产的继承以及婚姻法等。令文散见于《唐六典》、《唐律疏议》、《通典》等书
书名。芈又作芊、吁。战国齐芈婴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十八篇,列于儒家。并谓婴为孔子弟子之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赵亦有公孙龙为坚白同异之辩,剧子之言;魏有李悝,尽地力之教;楚有尸子、长卢;阿之
汉代官吏秩位之一。中即满,九卿皆为中二十石,银印青绶,西汉月俸百八十斛,一岁凡得谷二千一百六十石。或亦兼发钱谷。东汉半钱半谷,偶有变动。
即日本奈良时代兴盛的佛教六个宗派。公元七世纪初至八世纪中叶由中国传入。因奈良其地位于平安京(今京都)之南,故有是称。唐武德八年(625,推古三十三年)隋僧吉藏弟子高丽僧慧灌渡日,传入三论宗、成实宗;约
892—969五代时同州白水(今属陕西)人,字体仁。后唐同光进士。为河东节度推官。后晋时,历工、礼、刑部尚书。后汉初,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弘文馆大学士。于国事无所补益,端庄自持而已。入后周,加侍中,兼
见“国论左勃极烈”。国初群雄事略 书名。明末清初钱谦益撰。约成书于明天启六年(1626)前后。十四卷。书中辑录有关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韩林儿、郭子兴、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明玉珍、方国珍及元将扩廓帖木儿
又作兀剌。明时女真族海西四部之一。因居乌拉河而得名。原为蒙古后裔。始祖名纳奇卜禄。永乐四年(1406),置塔山卫,位于今呼兰河流域,约在木兰、巴彦、呼兰、肇东诸市、县境。后南迁乌拉河畔。八传至补烟,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