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锡伯族

锡伯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172932人(1990年)。史称鲜卑、须卜、犀纰、室韦、失韦、席伯、西伯、史伯、西僰、师比、席北等。族源有鲜卑、室韦、女真后裔诸说。最早居黑龙江以北,后逐渐南移。十七世纪居呼伦贝尔以东绰尔河、洮尔河流域。十七世纪末叶以后陆续被清政府编入八旗,遣往东北三省及京师等地驻防。乾隆二十九年(1764)抽调盛京(今沈阳)锡伯官兵一千余人,连同眷属三千余人,移驻伊犁,屯垦戍边。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有文字。多信萨满教、藏传佛教。主要从事农业。建国后实现了社会改革,各项事业均有发展。

猜你喜欢

  • 富春县

    秦置。治今浙江富阳市。属会稽郡。东汉属吴郡。三国吴属东安郡、吴郡。东晋咸安二年(372)因避郑太后名讳,改曰富阳。五代吴越时复名富春。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又改称富阳县。

  • 公式令

    唐时关于诏书及其他公文程式的法令。还包括玺(宝)印符契的使用,驿乘的遣派,文武官朝参的班序,公文收发结案的程限,水陆里程的规定等。令文散见于《唐六典》、《通典》、《唐律疏议》、《唐会要》及敦煌发现的《

  • 历代帝王年运铨要

    历(歷)书名。宋朱绘撰。十卷。起自伏羲,迄徽宗政和年间,按年举其大要。有绍兴五年(1135)序。

  • 县成

    春秋末鲁国人,名成,字子祺(一作子谋、子横)。孔子学生。

  • 推勘院

    宋临时审讯机构之一。神宗以来,由中书下令临时立案审问判决,称推勘院,结案后撤销。

  • 晋三临辟雍碑

    晋碑刻。全称《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碑》。咸宁四年(278)十月立。1930年在河南偃师出土。碑、额俱隶书,正文三十行,行五十五字,记晋武帝立辟雍(太学)、置学官、并三临辟雍及皇

  • 安焘

    1034—1108北宋开封(今属河南)人,字厚卿。举进士,调蔡州观察推官。以欧阳修荐,判吏部南曹,历荆湖北路转运判官、提点刑狱兼提举常平等事。时方推行王安石新法,他平心奉法,而列其弊端上奏。擢修起居注

  • 刘树棠

    清云南保山人,字景韩,号仲良。监生出身。光绪十五年(1889)以江宁道迁江苏按察使。后历任福建、浙江、河南布政使。二十年授河南巡抚,兼署东河河道总督。二十四年调浙江巡抚。二十六年因教案解职。

  • 归德中郎将

    官名。唐贞元十一年(795)置,从四品下,武散官,授归附唐朝的少数民族政权将领。

  • 太姒

    周文王之妃。姒姓,莘国(今陕西合阳东)之女。有贤德。生武王、周公、管叔、蔡叔、康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