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利府
唐时渤海十五府之一。在今兴凯湖西北至黑龙江沿岸地区,治所不详。辖境略当今黑龙江依兰、通河、方正、勃利、桦南、七台河、汤原及佳木斯等市、县地。地入契丹后,南徙至今辽宁抚顺市北。金废。
唐时渤海十五府之一。在今兴凯湖西北至黑龙江沿岸地区,治所不详。辖境略当今黑龙江依兰、通河、方正、勃利、桦南、七台河、汤原及佳木斯等市、县地。地入契丹后,南徙至今辽宁抚顺市北。金废。
清初郑成功及其子郑经据闽南及金门、厦门等岛屿(后移据台湾、澎湖),奉南明正朔,抗清之志不移,屡次兴兵,军事行动及于闽、广、浙、苏等省。因多在海上活动,故清廷称之为“海贼”、“海逆”、“海寇”,把同情支
南朝齐汝南安成(今河南汝南东南)人,字彦伦。初为海陵国侍郎。建元初为山阴令。后官至国子博士,兼著作。音辞辩丽,长于佛理,撰《三宗论》。甚为时人所重。又精声韵,著有《四声切韵》。
地名。即今山西闻喜县东四十里裴村。相传本秦始祖非子之后所居。《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上》:“非子之支孙封乡,因以为氏,今闻喜城是也。”
南朝齐置。治今广东仁化县北。后省。唐垂拱四年(688)复置。北宋开宝五年(972)省入乐昌县,咸平三年(1000)复置。移治今县治。历属始兴郡、韶州、韶州路、韶州府。宋有大众、多田二铁场,多宝铅场。
皇帝之服的一种。据蔡邕《独断》,此冠服“汉受之秦”。汉代为皇帝乘舆所常服。《后汉书·舆服志下》:“通天冠,高九寸,正竖,顶少邪却,乃直下为铁卷梁,前有山,展筩为述,乘舆所常服。服衣,深衣制,有袍,随五
①辽代封爵。张俭、萧孝友、耶律谢家奴、萧阿剌等先后受封。②金代封爵,大国一字王号。完颜隽、完颜希尹等先后受封。
元代白话圣旨碑之一。碑在今云南昆明市筇竹寺大殿右壁,保存完好。为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所颁圣旨。碑正面为汉文,文二十行,正书。碑之行文体例与一般元代白话圣旨类似,碑阴为蒙文,文二十行,碑额为八思巴
斗(鬥)陶瓷名词。一种将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绘相结合工艺生产的彩瓷。“斗彩”名称,始见于清雍正年间成书的《南窑笔记》:“成(化)、正(德)、嘉(靖)、万(历)俱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先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
1074—1110北宋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字明仲。与其弟迅时称大小戴。永嘉九先生之一。元符进士,官至临江军教授。以为太学士皆科举口耳之学,而求所谓为己之学。周行己谓其少而有立,尝从程颐问学,“知圣人
又名万山。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北。《韩诗外传》:“郑交甫将南适楚,遵彼汉皋台下,遇二女”,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