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9—1899德 国 礼 贤 会 (Rheinish MissionarySociety)传教士。清同治四年(1865)至香港,后至广东内地传教。光绪十一年(1885)加入同善会(Weimar M
指未合承担常赋役之人,年龄因时而异。北魏时年十一至十四岁为中男。西魏时以十至十七岁为中男。北齐时复改为十六岁以上,十七岁以下为中男。隋十一岁以上,十七岁以下;唐初十六岁以上,二十岁以下,天宝三载(74
即“伯阳父”。
官署名。元代始设,为行中书省所属机构。掌勘核刑名案件。设理问二人,副理问二人,知事一人,提控案牍一人。明清沿置,为布政使司所属机构。明设理问一人,副理问一人,提控案牍一人。清于直隶、江西、江苏、浙江、
周代历法名词。《诗·小雅·小明》:“二月初吉”,郑玄笺:“初吉,朔日也。”近代王国维则认为:“古者盖分一月之日为四分:一曰初吉,谓自一日至七八日也。”(《观堂集林》卷一)
①唐乾宁二年(895)置,以高宗乾陵所在得名。治奉天县(今乾县),属京畿道。辖境相当今陕西乾县、武功、周至、礼泉等县地。其后渐小。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政和七年(1117)复置,改为醴州。金天德
又作柏誉。相传为舜之臣。见《书·舜典》。
①唐时史思明年号(759—761)。凡三年。②唐时董昌年号(895—896)。或作天册、大圣。凡二年。③金末郝定年号(1216)。④清时台湾林爽文起义后所用年号(1786—1788)。凡三年。
书名。清咏簪(即龚霞初)撰。十四编。章回体。编首冠宋教仁、蒋翊武等序。记辛亥八月十八日(1911年10月9日)至十九日武昌文学社蒋翊武、孙武等人策划新军起义和与清军血战过程,及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等
1568—1610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字中郎,号石公。万历进士。授吴县知县。万历二十六年(1598)改顺天府(今北京)教授。历官国子监助教、礼部主事、考功员外郎等,立岁终考察群吏法。官至稽勋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