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转
清代简称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为*盐运使,因以都转为对盐运使的称呼。
清代简称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为*盐运使,因以都转为对盐运使的称呼。
秦襄公二年(前776)徙都汧,见《史记·秦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在今陕西陇县东南三里。至文公四年(前762)乃卜居汧、渭之会。
官名。(1)散官。隋开皇六年(586)置,为八郎之一,从九品上。大业三年(607)罢。唐武德七年(624)复置,为从九品上文散官。北宋初沿置,元丰改制罢。金复置,正八品上。元为正七品,敕授。明、清以授
西汉置。在今四川新都县西。属广汉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兴乐县,大业初省。唐武德二年(619)复置,即今新都县。
即“管叔”。
官名。南朝宋东宫侍从文官。
西周邑名。在今陕西眉县东渭河北岸。《诗·大雅·崧高》:“申伯信迈,王饯于郿。”春秋属秦。战国秦置县。
1803—1883一译布恬廷。沙俄外交官。贵族出身。1853年出使日本,因迫日本订立《下田条约》,晋封伯爵。1857年3月任驻华公使。8月诱迫清政府签订割地条约,企图重划中俄两国东段边界,割占中国东北
即“阿失帖木儿”。
书名。宋元地方志。今浙江甬江流域及象山、舟山群岛等地,宋、元时先后为明州、庆元府、庆元路辖区。境内有四明山,志书编纂者遂以“四明”为名。先后有《乾道四明图经》、《宝庆四明志》、《开庆四明续志》、《延祐
学校名。亦称蒙学。中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及伦理道德教育。教材一般为《蒙求》、《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四书》等。没有固定年限。采用个别教学,注重背诵、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