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桓案
明初严惩贪吏的案件。洪武十八年(1385),朱元璋疑北平(今北京)布政、按察二司官吏李彧、赵全德等与户部侍郎郭桓等通同作弊,吞盗官粮。下令审刑司拷讯,杀郭桓等,并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全部处死,追赃至七百万石之多。受此案牵连,各布政使司官吏系狱拟罪达数万人,民中产以上之家多破产。为平息众怨,朱元璋乃手诏公布郭桓等罪状,并以生奸扰民罪论右审刑吴庸等极刑。
明初严惩贪吏的案件。洪武十八年(1385),朱元璋疑北平(今北京)布政、按察二司官吏李彧、赵全德等与户部侍郎郭桓等通同作弊,吞盗官粮。下令审刑司拷讯,杀郭桓等,并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全部处死,追赃至七百万石之多。受此案牵连,各布政使司官吏系狱拟罪达数万人,民中产以上之家多破产。为平息众怨,朱元璋乃手诏公布郭桓等罪状,并以生奸扰民罪论右审刑吴庸等极刑。
书名。沈曾植年谱。一册。其弟子王蘧常编。记谱主家世、仕历、学术活动及参与张勋复辟事。附谱主《著作目》。初刊《东方杂志》第二十六卷第十五、十六号,1936年增订,商务印书馆出版。
泛指长江以南地区,但各时代的含义有所不同:春秋、战国、秦、汉时一般指今湖北的江南部分和湖南、江西一带;近代专指今苏南和浙江一带。
官署名。辽南面官。圣宗统和二十五年(1007),以奚王牙帐地建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置留守司,以中京留守为长官,下设副留守、同知、判官、推官等。总领中京军政事务,并兼领大定府事。
1869—1932英国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起在中国海关工作,历任天津、南京、上海等地海关税务司、副总税务司等职。辛亥武昌起义后,继赫德出任总税务司,拒绝将海关税款交给各地革命政府。1914年任
官署名。即“稽勋清吏司”。
又称作部徒。南朝各州作部所辖手工作坊中获罪判刑而服劳役者。
春秋莒邑。在今山东莒县境。《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前550):“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门于且于,伤股而退。明日,将复战,期于寿舒。杞植、华还载甲,夜入且于之隧”,即此。
官名统称。唐代中期以后,节度使属官节度副使、行军司马、判官、掌书记、参谋、随军,观察使属官观察判官、支使,经略使属官经略判官,以及节度、观察、防御、团练推官、巡官,皆为幕职官。五代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
书名。清夏勤墉撰。二卷。是书据袁枢《通鉴纪事本末》、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所载,自春秋后以迄于宋史事三百二十四则,评论其是非成败之故,治乱得失之由。篇帙不多,尚多持平之论。
池名。在北宋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市)外城南面中门朱明门(亦称南薰门)外。《续资治通鉴长编》:乾德元年(963),“募诸军子弟数千人,凿池于朱明门外,引蔡水注之,造楼船百艘”,习战池中。初名教船池,开宝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