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王
①战国韩哀侯二年(前375)灭郑,并其国,韩因徙都郑(今河南新郑),故韩王亦称郑王。②辽代封爵。耶律隆祐、萧惠、萧虚烈、萧革、耶律淳等先后受封。③金代封爵。次国一字王号。刘筈、完颜永功、完颜永蹈等先后受封。天兴二年(1233),崔立政变,自号郑王。④明藩王封爵。明仁宗次子朱瞻竣受封,其后子孙承袭,至明亡。
①战国韩哀侯二年(前375)灭郑,并其国,韩因徙都郑(今河南新郑),故韩王亦称郑王。②辽代封爵。耶律隆祐、萧惠、萧虚烈、萧革、耶律淳等先后受封。③金代封爵。次国一字王号。刘筈、完颜永功、完颜永蹈等先后受封。天兴二年(1233),崔立政变,自号郑王。④明藩王封爵。明仁宗次子朱瞻竣受封,其后子孙承袭,至明亡。
书名。全称《南海寄归内法传》,简称《寄归传》。唐义净撰。四卷。咸亨二年(671),义净由广州乘波斯船往天竺(印度)求法,历二十余年,游三十余国,于证圣元年(695)回国。途中暂住室利佛逝国(今印度尼西
1727—1771清山东昌乐人,字怀庭,号伊蒿。乾隆进士。官吏部考功司主事。曾读书于程符山中,好学者多从之。初好佛学,后读宋儒之书,遂宗程、朱。为学主省身克己,刻苦自立。治经不立一家言,而要归于自得。
使职名。唐武则天圣历中置闲厩使押雕、鹘、鹞、鹰、狗五坊,以供狩猎之需,设使职一员总领之。开元十九年(731),以金吾将军杨崇庆充任,宝应二年(763)改隶内宫苑使,领五坊小儿若干名。
即“寄资”。
北周铜钱。武帝建德三年(574)始铸,以一当布泉十枚,与布泉并行。钱文玉筋篆,制作精美。为北周三大名泉之一。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秋聘日本保姆三人在武昌创办,是为中国设立幼稚园之始。招收三岁以上六岁以下男女儿童入园,限一年毕业。共设行仪、训话、幼稚园语、手技、唱歌、游戏等保育课程七门。
?—1900清满洲镶黄旗人,字溆庄。曾任侍读学士、太常寺卿、内阁学士。光绪九年(1883)擢礼部右侍郎,历改工部、吏部、户部侍郎及正红旗汉军都统。十五年授都察院左都御史,后转工部、户部、吏部尚书。卒于
官署名。明洪武五年(1372)始置。掌四川茶、盐事务。设都转运使、同知、副使、判官等员。十年罢。
即“永安渠”。
见“李广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