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王
①战国韩哀侯二年(前375)灭郑,并其国,韩因徙都郑(今河南新郑),故韩王亦称郑王。②辽代封爵。耶律隆祐、萧惠、萧虚烈、萧革、耶律淳等先后受封。③金代封爵。次国一字王号。刘筈、完颜永功、完颜永蹈等先后受封。天兴二年(1233),崔立政变,自号郑王。④明藩王封爵。明仁宗次子朱瞻竣受封,其后子孙承袭,至明亡。
①战国韩哀侯二年(前375)灭郑,并其国,韩因徙都郑(今河南新郑),故韩王亦称郑王。②辽代封爵。耶律隆祐、萧惠、萧虚烈、萧革、耶律淳等先后受封。③金代封爵。次国一字王号。刘筈、完颜永功、完颜永蹈等先后受封。天兴二年(1233),崔立政变,自号郑王。④明藩王封爵。明仁宗次子朱瞻竣受封,其后子孙承袭,至明亡。
吐蕃称君主(赞普)之妻为末蒙。
日本和俄国为争夺东亚霸权,重新分割中国东北和进一步侵略朝鲜在中国领土上发动的帝国主义战争。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904.2.8)爆发,是日日本舰队突然袭击停泊在旅顺口的俄国舰队。清政府屈服于
后(後)朝代名。五代之一。同光元年(923),李存勗建立,国号唐,都洛阳(今属河南),史称后唐。旋灭后梁。疆域有今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北京、天津等省市和陕西北部,宁夏、甘肃各一部分,湖北汉水流域,
即汾水旁的陉城。《史记·范雎传》:秦昭王四十三年(前264),“秦攻韩汾陉,拔之”,即此。参见“陉城”。
即“子贡”。
官名。金代置,为内侍阶官,秩正六品上。
吉林省城至长春铁路。东清铁路竣工后,俄人亟欲接展吉长一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吉林将军长顺奏请自办。经俄人要求,订立合同,归俄公司接办。日俄战争后,署将军达桂以合同逾期失效,仍主自办。三十三年外
即“伯宗”。
本宋睢阳邑,秦置县,因在睢水之阳得名。在今河南商丘市南。汉、晋为梁国治。西汉景帝时,吴楚七国反,梁孝王守睢阳拒之,即此。乱平,“广睢阳城七十里”(《史记·梁孝王世家》)。北朝为梁郡治。隋初属毫州。开皇
书名。清陈鼎撰。原六十余卷,仅存五卷。鼎于明亡后奔走海内二十余年,采访死难死事忠臣义士事迹,得四千六百余人,撰为是书。欲上之史馆,但被人窃去,仅存姓名录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