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佐
宋太宗长子。字惟吉,初名德崇。太平兴国七年(982),封卫王。八年,改名元佐,进楚王。初,秦王廷美得罪,他独申救之。及廷美死,遂发狂。雍熙二年(985),坐纵火焚宫废为庶人。真宗即位,复封楚王。累拜天策上将军、兴元牧。卒谥恭宪。
宋太宗长子。字惟吉,初名德崇。太平兴国七年(982),封卫王。八年,改名元佐,进楚王。初,秦王廷美得罪,他独申救之。及廷美死,遂发狂。雍熙二年(985),坐纵火焚宫废为庶人。真宗即位,复封楚王。累拜天策上将军、兴元牧。卒谥恭宪。
陶瓷名词。又名瓷胎画珐琅。清代宫廷御用器。创烧于康熙时,是先在景德镇烧成瓷坯或精细白瓷,然后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用各种彩料和进口珐琅彩料描绘烘烧而成。雍正、乾隆时有所发展,进而描绘花鸟、竹石、山
周人祀土地神之处。《吕氏春秋·应同》:“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参见“两社”。
春秋郑地,战国属魏,西汉置县。治今河南中牟县东。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废,景明元年(500)复置。隋开皇初改为内牟县,旋改名圃田县。唐武德初复名中牟县。明天顺中移今治。两汉属河南郡,西晋属荥阳郡,
即御庄。南宋时直属内廷的官田,称奉宸庄。
唐代给事中的别称。
?—1759清新疆喀什噶尔(今喀什)人。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玛罕木特幼子,人称“小和卓”。初被准噶尔羁于伊犁。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准噶尔至伊犁时投诚,旋从阿睦尔撒纳叛。二十一年率部众潜归南疆,
官办企业。原属江南制造总局的一部分。从清同治六年(1867)到光绪二年(1876),只造出六艘木壳船和一艘铁甲兵轮。此后近十年无甚发展。十一年造出第一艘钢板兵轮后,即停歇达二十年之久。三十一年,隶属江
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北。泾水至此,过都卢山,常如弹筝之声,故名。为关中通往陇右交通孔道。《新唐书·吐蕃传》:唐建中四年(783)和吐蕃盟:“唐地泾州右尽弹筝峡”,即此。
1884—1971福建厦门人,原名连才,别号思明洲之少年。新加坡华侨。早年经商,愤清廷腐败,遂倾向革命。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苏报案”起,以新加坡华侨团体名义致电驻沪英领事,反对引渡章炳麟、邹容
前导后从之侍从。指汉代官吏出行之仪仗队伍。《后汉书·舆服志》:“公卿以下至县三百石长导从,置门下五吏、贼曹、督盗贼功曹,皆带剑,三车导;主簿、主记,两车为从。县令以上,加导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