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2—1078北宋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字道原(一作道源)。举进士。博极群书,尤擅史学。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时,召为局僚,遇史事纷错难治者,悉诿其考证,尤以魏晋史事最为精熟。王安石与之有旧,欲引
1864—1927湖南湘潭人,字奂彬,一作焕彬,号直山、郎园。清光绪进士。授吏部主事。光绪二十三年(1897)在湖南反对新学,与王先谦等攻击时务学堂,斥康、梁为“乱民”、“詖士”,并撰《长兴学记驳义》
女官名。北宋政和三年(1113)改尚书内省官制,置内宰二人,副宰四人。总率其属以行内治,并掌外省六曹所上之事。
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南。《春秋》庄公二十九年(前665):“城诸及防”,即此。西汉置县。
①西晋永安元年(304)留守洛阳的政权机构。时惠帝被张方胁迫西迁长安,“唯仆射荀藩、司隶刘暾、太常郑球、河南尹周馥与其遗官在洛阳,为留台,承制行事,号为东西台焉”(《晋书·惠帝纪》)。长安所建政权机构
商周青铜器上的纹饰之一。大都是连续的回旋状线条。一般称圆形的为云纹,方形的为雷纹。多用作地纹,以衬托主要纹饰。云雷纹
①见“短钱”。②即“九陌钱”。
又称耤臣。官名。商代置。掌管农事。
官署名。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洪武十七年(1384)置,通掌内官名籍及升选差遣等事。初以令、丞为长贰,二十八年改设太监、左右少监,后渐置掌印太监一员,其属有总理、管理、佥书、典簿、掌司、写字、监工等
1379—1428明宗室。太祖第十九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封谷王,二十八年就藩宣府(今河北宣化)。建文四年(1402),开京师金川门迎燕王,获厚赏赐,改封于长沙。在封国甚骄横,谋不轨,为蜀王朱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