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克辛佛教寺院
亦称焉耆明屋。古焉耆国佛教遗址。“明屋”,维吾尔语意为“千间房”。在今新疆焉耆西南42公里处。主要遗迹是土坯建筑的南、北两区寺院,可见大殿、佛塔、僧房。出土大量精美佛头像、壁画残片、建筑装饰。时代早到南北朝,晚至唐、西州回鹘。北大寺西北有残石窟十室,毁坏严重。
亦称焉耆明屋。古焉耆国佛教遗址。“明屋”,维吾尔语意为“千间房”。在今新疆焉耆西南42公里处。主要遗迹是土坯建筑的南、北两区寺院,可见大殿、佛塔、僧房。出土大量精美佛头像、壁画残片、建筑装饰。时代早到南北朝,晚至唐、西州回鹘。北大寺西北有残石窟十室,毁坏严重。
官名。唐开元十三年(725)置,以授丞相与其他侍从官,使掌修书之事。大历中,改为集贤殿学士。五代时,与集贤殿学士并置。宋初置集贤院为三馆之一,遂定置集贤院学士。其后,多不领本职。元丰改制罢。元祐五年(
即“完颜宗峻”。
1210—1283金代州崞县(今山西原平)人,字子明。金宣宗迁汴京,全家南徙许州临颍(今属河南)。元太宗四年(1232)蒙古军破许州(今河南许昌),被俘,习蒙古语。后从攻南宋金、商、房等州。八年,宋襄
春秋后期晋国都城新田城址。《左传·成公六年》:晋景公十五年(前585),“晋迁于新田”。即此。在今山西侯马市西北。1952年开始发掘,探明城址分早晚两组:早期有白店故城,晚期即新田,包括牛村、台神、平
?—1272宋末人。民兵将领。元兵围襄阳五年,他与张顺应募为都统,咸淳八年(1272)五月,突围抵襄阳城中。守将吕文焕力劝共同留守。他遣人赴郢州(今湖北钟祥西南)请兵夹击围城元兵。谋泄,率部顺流东下接
又名《齐孙子》。兵书。战国时齐孙膑著。《汉书·艺文志》称《齐孙子》有八十九篇,图四卷。后失传,《隋书·经籍志》即无著录。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初期墓葬中,重新发现孙膑论兵竹书残简。经整理小组整
三国魏黄初三年(222)改陈留郡为国。治陈留县(今河南开封县东南陈留城)。五年复为郡。太和六年(232)又为国。辖境相当今河南开封市和尉氏县以东,延津、长垣等县以南,民权、睢县以西,扶沟县以北地。西晋
1729—1781清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字美叔,一字竹君,号笥河。乾隆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历充福建乡试正考官,顺天乡试同考官,提督福建、安徽学政。宏奖人才,主持风会,一时绩学之士,多出其门。
①即“四军将军”。②清顺治元年(1644),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封四义子为将军,即平东将军孙可望、安西将军李定国、抚南将军刘文秀、定北将军艾能奇,总称“四将军”。
水陂名。在唐江南道泉州莆田(今属福建)北七里。有延寿溪(一名绶溪),径流入海,不能溉田。唐建中时,吴兴主持填海造田,筑长堤阻延寿溪水流入沙塘坂,故名。溉田四百余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