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袁滋摩崖

袁滋摩崖

唐云南摩崖刻石。在云南盐津县豆沙关之山崖上,今尚存。刻于唐德宗贞元十年(794)。摩崖范围约为0.44×0.36米。文共八行,行三至二十一字,左行,正书;末行题名篆书。贞元时,南诏异牟寻决心与吐蕃决裂,重新归唐,袁滋等一行奉命前来册封,途经石门摩崖刻石留念。袁滋为著名书法家,工篆隶,与李阳冰等齐名。末行袁滋题名,在书法史上弥足珍贵。

猜你喜欢

  • 碎叶镇

    设于碎叶城。唐贞观末后及调露元年(679)至开元七年(719)间,曾和龟兹、于阗、疏勒为安西四镇。后以焉耆代碎叶为四镇之一。

  • 时曰醇

    ①清嘉定(今属上海)人,原名曰淳,后改,字清甫。父铭亦通算学。少家贫而志于学,尤精算术。咸丰末与丁取忠同在武昌胡林翼幕府,推广丁取忠《数学拾遗》解法,撰《今有术申》、《百鸡术衍》、《求一术指》,用求一

  • 精微批文

    ①文书名。明初用以提捕人犯之公文。有内、外符号可资核对,符合者方可发遣。弘治后,厂卫改用驾帖捕民,对重大犯人,批文已失去效用。②明清榷关税差赴任时所携之通行证。明弘治六年(1493)始行,由户部颁给,

  • 甘茂

    茂一作戊。战国时下蔡(今安徽凤台)人。初从上蔡监门史举学百家之术,因张仪、樗里疾荐入秦为将。秦惠王时,佐魏章攻取楚汉中地。秦武王初,蜀相陈庄反,奉命定蜀。武王二年(前309),秦初置丞相,他与樗里疾分

  • 桑林

    在今河北广宗县东南。《资治通鉴》:唐兴元元年(784)朱滔攻田绪于贝州,成德帅王武俊、昭义帅李抱真合兵进救,距贝州三十里,武俊遣将赵琳先伏兵于此,大败滔兵。

  • 王子侯

    汉代诸侯王子弟封侯者。西汉初已有。汉武帝采纳主父偃建议,又于元朔二年(前127)诏令诸侯王推私恩分与子弟封邑者上书朝廷,由皇帝制定名号,以此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势力。

  • 乐安国

    东汉永元七年(95)改千乘郡置。治狄县(寻改临济县,今高青县高苑镇西北)。辖境相当今山东博兴、高青、桓台、广饶、寿光、滨州、利津等市、县地。本初元年(146)改为郡。《后汉书·章帝八王传·千乘贞王伉传

  • 夏执中

    南宋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字子权。孝宗夏皇后弟。少贫贱,夏皇后既贵,访至临安,始从师学习。善写大字,工骑射。曾谢绝孝宗召用,为时人所重。累迁奉国军节度使、提举万寿观。宁宗即位,加少保。

  • 头鱼宴

    辽帝在春捺钵凿冰钩鱼,头鱼由辽帝亲自用绳钩(带长绳的鱼叉)捕取,与群臣欢宴,称为头鱼宴。

  • 浈阳县

    西汉置。因处浈水之阳得名。治今广东英德市东大站。历属桂阳郡、始兴郡。南朝宋泰始三年(467)改作贞阳县。隋开皇十六年(596)省入曲江县。唐复置为浈阳县,并移治今英德市。五代南汉于县置英州。宋作真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