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衔枚

衔枚

古代军事用语。枚,形如筷子,横衔口中,两端有带系于项上,使不能说话。古代行军袭敌时,令士卒衔枚,以防喧哗。《周礼·夏官·大司马》:“徒衔枚而进。”《六韬·虎韬·必出》:“设衔枚夜出。”《吴子·应变》:“两军衔枚或左或右而袭其处。”

猜你喜欢

  • 应阳县

    隋大业二年(606)改应城县置。属安陆郡。治今湖北应城市。唐武德四年(621)复为应城县。天祐二年(905)改为应阳县。五代唐同光三年(925)复为应城县。

  • 冉魏

    十六国时汉族冉闵所建政权。后赵永宁元年 (350),大将军石闵杀后赵国君石鉴,称帝,改元永兴,国号大魏,都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史称冉魏。永兴三年(352)为前燕所灭。凡三年。

  • 后汉书注又补

    后(後)书名。清沈铭彝撰。一卷。是书为补惠栋《后汉书补注》而作,故名。共得百余条。书成于道光十三年(1833),有光绪年间广雅书局刻本。王先谦著《后汉书集解》时未采入。至黄山撰校补时,始有所掇取。

  • 杏花营

    地名。即今河南开封县西杏花营。《续资治通鉴》:元至正十九年(1359),刘福通据汴,察罕特穆尔遣兵围攻,“自将铁骑屯杏花营”,即此。明成化十四年(1478),河决于此。

  • 纸甲

    五代、两宋时,以柔软纸加工,叠厚三寸,制成纸甲,遇水浸湿,箭矢难透。常为宋时乡兵和水军使用。神宗《熙宁编敕》规定,私造纸甲五领者处绞刑。

  • 静江军

    唐、五代方镇名。见“桂管”。静江府 南宋绍兴三年(1133)以高宗潜邸升桂州置。治临桂县(今广西桂林市)。辖境相当今桂林、临桂、灵川、兴安、龙胜、荔浦、阳朔、永福等市、县地。为广南西路驻地。元至元十五

  • 纪善所

    官署名。明代王府长史司下辖机构。洪武三年(1370)设,隶王相府。十三年罢王相府后,隶王府长史司。设纪善二人,正八品。掌讽导礼法,开谕古谊,及国家恩义大节,以教王为善。

  • 诏式

    档案名称。清代内阁撰文中书所起草之诏书定稿,用折纸誊写,于折面上书“诏式”二字,以便进呈皇帝审定。

  • 唐大诏令集

    书名。北宋宋绶、宋敏求父子辑编。一百三十卷。书成于熙宁三年(1070)。大抵自唐历代实录和马文敏《王言会最》、《唐制诰集》,李珙《玉堂遗范》等书中录出。分帝王、妃嫔、追谥、册谥文、哀册文、皇太子、诸王

  • 督粮道

    官名。又作粮储道、粮道。明始置,为布政司参政、参议的分道之职。十三布政司各一员,俱驻省城,掌督理税粮之事。清沿置。其制,各省管粮务之道员分为二类:凡有漕省分,如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北、湖南、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