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医官使
①使职名。亦称医官使。唐末置,为以医药待诏者。②官名。五代改太医署令置,职如故。宋初属东班诸司使,主管翰林医官院,并用为医官迁转之阶。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元丰改制,改为正七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医官名,改翰林良医。
①使职名。亦称医官使。唐末置,为以医药待诏者。②官名。五代改太医署令置,职如故。宋初属东班诸司使,主管翰林医官院,并用为医官迁转之阶。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元丰改制,改为正七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医官名,改翰林良医。
见“田主”。
古部族名。又称赤勒、涉勒、敕勒、秋历、高车。匈奴后裔,一说丁零后裔,又说与突厥同族。隋时,分布很广,在今土拉河北有仆骨、同罗、韦纥、拔也固、复罗、蒙陈、吐如纥、思结、浑、斛薛等部;天山北麓有契苾、薄落
见“范雎”。
官名。丞相属官。《汉书·昭帝纪》:“丞相少史王寿诱将(上官)安入府门。”颜师古注引如淳曰:“武帝又置丞相少史,秩四百石。”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改宣府镇置。治宣化县(今属河北)。雍正六年(1728)后辖境相当今河北西北部内外长城之间地区。1913年废。
明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字子远。承父林良之艺,擅水墨翎毛。弘治七年(1494)选天下画士,名列第一,授直武英殿锦衣卫镇抚。十七年致仕,归隐龙子窝,修道以终。绘有《芦雁图》等。
沈(瀋)书名。朝鲜国王子李、李淏于清崇德二年(1637)二月入质于清之沈阳馆所,到顺治二年(1645)二月止,计八年。此间其从行的侍讲院宰臣、讲官等向朝鲜承政院呈送的状
宋铨选制的一项规定。原该*堂除差遣的官员,自愿回吏部注授本等合入窠阙者,许提升名次,居同等名次人之上,以资奖励,称升压。
建筑构件。放置在阑额和柱头之上承托斗栱的扁方枋木。实物最早见于唐玄奘塔上,辽宋使用渐多。其剖面与其下面的阑额组成“T”形。清代名平板枋,其剖面宽度已窄于额枋剖面宽度。
即今蒙古鄂尔浑河。东汉章和元年(87),北单于受鲜卑等族攻击,曾远避此河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