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学社
清末湖南维新派学术团体。又称浏阳算学馆。光绪二十一年(1895)欧阳中鹄与唐才常等在浏阳文奎阁创办,招收学生十六人,延晏孝儒为教习,师生精研算学,二十三年扩充规模,改称算学馆。设山长(掌教)一人、监院一人,招收年在三十岁以下者十六名学生入馆肄习三年。每年季考四次,成绩优异者酌奖。其时,上海亦有算学会兴起。戊戌政变后均停办。
清末湖南维新派学术团体。又称浏阳算学馆。光绪二十一年(1895)欧阳中鹄与唐才常等在浏阳文奎阁创办,招收学生十六人,延晏孝儒为教习,师生精研算学,二十三年扩充规模,改称算学馆。设山长(掌教)一人、监院一人,招收年在三十岁以下者十六名学生入馆肄习三年。每年季考四次,成绩优异者酌奖。其时,上海亦有算学会兴起。戊戌政变后均停办。
明清时指淮安府城北的黄河为外河,与里河(今里运河)相对而言。参见“里河”。
官名统称。隋、唐迄宋,太子诸率府副长官统称副率。隋代太子左右卫、左右宗卫、右右内、左右监门,唐宋太子左右卫率府、左右司御率府、左右清道率府、左右监门率府、左右内率府,皆置一至二员,从四品上至正五品上不
1043—1122北宋蜀州新津(今属四川)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治平进士。熙宁中以章惇荐,权检正中书礼房公事,擢监察御史里行。坐事责监荆南商税。元丰中,又因为婿请托,责监鄂州汉川镇酒税。哲宗即位,除
表面带花纹的一种钢铁材料。约发明于春秋末年。《吴越春秋》载,春秋末年的干将剑呈现龟裂纹,莫邪剑呈水波纹。汉晋时有较大发展,有多种操作,最基本的是把含碳量相差较悬殊的两种钢铁材料锻合在一起,得到一种组织
管形火器。明初使用。以铜、铁为筒管,后有线眼,管后有长柄。铳管内置火药、铅子之类,以火绳发之。长短不一,一般铳管长一尺余。使用轻便,但临敌不及装药,后多改为多铳集束、一铳多发等制。明后期单眼铳已少造。
?—551一作叱伏列黾。北朝时代郡(治今山西大同东北)西部人,字摩头陁。鲜卑族。世为部落大人。初嗣父业为领民酋长。北魏正光五年(524),广阳王元深率军镇压破六韩拔陵,请为宁朔将军。孝昌三年(527)
宋代武官考试方式之一。武官奏补人铨试弓马并抽考律文,称“拍试”。拍试合格者,即可赴解试。
书名。清末支宝枬(雯甫)编定。二卷。光绪二十七年(1901)刊印。系支宝枬于光绪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任上虞算学堂教习期间课业习题之汇编。所收算题内容涉及代数、几何、三角、微积分、级数、力学等,共百余题。
水塘名。在唐江南道越州诸暨(今属浙江)东二里。天宝时,县令郭密之筑,蓄长山以西诸溪及浣江之水,溉田二十余顷。
见“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