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瓌
东汉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因姊为章帝皇后,得任中常侍。和帝时,封夏阳侯,迁光禄勋,出为颍川太守。时窦氏父兄子弟恃势骄纵,瓌尚知收敛。永元四年(92),和帝与宦官郑众定议诛窦氏,唯瓌以节约自修得免,徙封罗侯。
东汉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因姊为章帝皇后,得任中常侍。和帝时,封夏阳侯,迁光禄勋,出为颍川太守。时窦氏父兄子弟恃势骄纵,瓌尚知收敛。永元四年(92),和帝与宦官郑众定议诛窦氏,唯瓌以节约自修得免,徙封罗侯。
官名。春秋时楚国置。掌郊区的行政长官。《左传·昭公十三年》:“(楚灵王)又夺成然邑,而使为郊尹。”杜预注:“郊尹,治郊竟(境)大夫。”
战国晚期秦国铜砝码。1964年发现于陕西西安三桥镇南高窑村北。高窑村南邻阿房宫遗址。权呈半圆形,鼻钮,通钮高17.2厘米,底径23.6厘米,腹围76厘米,重30,750克。前后两面均有铭文,字体已有隶
?—1770清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字春和。高宗孝贤皇后弟。初为侍卫,后历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侍郎。乾隆十年(1745)授军机大臣,参预机要二十余年,被高宗倚为重臣。十三年出为经略,主持金川军务,旋授
官名。清代内务府所属清漪园之主管官。兼领静明园、静宜园。掌三园管理、修缮、器皿陈设及属官迁除奖罚事。乾隆十六年(1751),改瓮山、金海为清漪园,置总管大臣,无员限,由皇帝特简。
地名。在今云南盈江东北。明南甸宣抚司知事闷氏居地。
?—923五代时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字子振。好学,工书檄,深沉有大略。举进士不第。以所作笺刺俚俗,为朱温所喜,补以军职。从用兵三十余年,尽心勤劳,多所策划。入后梁,累官兵部尚书、金銮殿大学士。朱
明腾越八关之一。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南布岭山顶。接缅甸界。清时在此置有公署。
明设广西分守左江道驻浔州府,左江兵巡道驻南宁府。清设分巡左江兵备道驻南宁府,辖泗城、南宁、太平、镇安四府。
北周置。治今陕西佳县西北,为开光郡治。隋属雕阴郡。唐属银州,西夏时废。
在今重庆万州区西北。明正德中土著方四等起事,为官军所败,退据此山,后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