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津渠漕水掾
官名。汉代郡守属吏,职掌水利。东汉河南尹员吏,即有监津渠漕水掾二十五人,秩皆百石。
官名。汉代郡守属吏,职掌水利。东汉河南尹员吏,即有监津渠漕水掾二十五人,秩皆百石。
又称子午流注针法。中医针灸取穴的一种学说和方法。认为人体的气血在经脉中循行,随时间的变化而有盛衰开阖的不同。因以十二经脉肘膝以下的六十六个经穴为基础,根据出井、流荥、注俞、行经、入合的气血流注,配合阴
①古代官文书。据新疆吐鲁番北朝时高昌墓葬出土文书,为麴氏高昌王国用于临时征收杂税或杂征调而给纳税人或负役人之通知。一般无固定时间而按其下达时日称“某月某日剂”。②见“券”。
历(歷)书名。明末清初黄宗羲撰。一卷。前有序,即《答朱康流论历代甲子书》,说明历代甲子,自鲁隐公元年己未(前722)以下,载籍皆可考据,无有异同;自隐公以上,其说不能归一,《汉志》与《史记》不同。黄道
一种简单的风向器。至迟在西汉已使用。将帛条、羽毛等较轻物质系在长竿上端,通过随风飘动的帛条、羽毛等的方向以定风向。以五两重的羽毛制成的綄,又称“五两”。据《淮南子·齐俗训》记载:以伣(为“綄”之误)测
粘封公文的凭证。清代奏折文书经朱批并由军机处抄录副本后,原件应交兵部发回具奏人,例由兵部封固,加盖印信,以示慎重。军机处奉旨寄发的机要公文,除钤盖军机处印信外,也须由兵部加固盖印递发。乾隆三十一年(1
建筑构件。两端安放在梁上或桁上,而非直接放于柱上之梁。位在庑殿、歇山顶建筑的梢间梁架上,以构成山面的屋面。
即“哈剌鲁”。
又名平州六洞长官司。土司名。长官杨正真,由江西随沐英入黔,洪武十二年(1379)授为长官。属都匀卫。弘治七年(1494),改属都匀府。传至名从,清顺治十五年(1658)归附,准袭前职。同治年间停袭。治
?—1561明山西左卫(今左云)人,号丘老祖。白莲教首领。嘉靖中逃入蒙古土默特部,为俺答汗谋士,极受重用,易名“一克喇把”(意为“大喇嘛”)。助俺答汗招引文士工匠,修筑城堡;召集汉民,发展板升。明朝屡
历(曆)书名。唐刘轲撰。一卷。牛指牛僧孺,羊指杨虞卿、杨汉公。记述牛杨朋党事。已佚。《资治通鉴考异》有征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