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王静斋

王静斋

1880—1949

天津人,原名文清。回族。伊斯兰教阿訇。自幼随双亲学习阿拉伯文,后就学于京津地区各伊斯兰寺院。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后在北京、奉天(沈阳)等地担任阿訇。1921年至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并朝觐麦加。回国后在天津创办中阿大学,并从事《古兰经》、《英阿双解新字典》等书的翻译工作。1927年主办《伊光》月报。1928年后在东北、天津等地担任教长,积极倡导“遵经革俗”。1936年在北京组织“中国回教经典编译社”。抗日战争爆发后,与时子周等人在河南发起成立“中国回民抗日救国协会”。后在重庆、宁夏等地继续组织回教经典翻译工作,曾用很大精力翻译《古兰经》,先后出版过三种《古兰经译解》。著有《阿汉字典》、《伟嘎业》(回教律书)等。

猜你喜欢

  • 短差

    官制用语。明代指国子监监生往各衙门历事时间较短者。初历事时间短,期满回监,弘治后定为一年,期满上选。计有承运库十名,司礼监十六名,尚宝司六名,六科四十名。又有随御司刷卷一百七十八名,工部清匠六十名,俱

  • 间岛

    名称来源有二说:一说是在朝鲜钟城与稳城之间,因图们江分流形成的小河岛。清同治初年,朝鲜人越江开垦,呼为垦土、垦岛,遂讹为间岛,又云古间岛。一说图们江流至朝鲜茂山下游,在左岸光霁峪和右岸钟城之间,形成有

  • 帝王略论

    书名。唐虞世南撰。五卷。取上古至隋历代帝王之贤恶昭著者,略述事迹,并畅论其治乱之迹。唐马总《通历》即以本书所论,用为史论。书于南宋后逐渐散失。现有敦煌卷子本,存一、二两卷;日本东洋文库藏镰仓时代抄卷子

  • 兵募

    唐前期临时从土户中征募之兵。又称募兵、募人、征人等。平时无固定建制和兵额,战时需要,由兵部发符责成州县征募。选取原则是户殷丁多,人材骁勇。装备由州县负责,不足则自备和亲邻资助,口粮由朝廷供给。服役期间

  • 中都留守司

    官署名。明设于中都凤阳的军事机关。洪武十四年(1381)置。设正留守一人,正二品;副留守一人,正三品;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下设经历司、断事司等。统凤阳、凤阳中、凤阳右、皇陵、留守左、留守中、长淮、怀

  • 御前忠佐引见司

    见“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

  • 项笃寿

    明浙江嘉兴人,字子长。嘉靖进士。官至兵部郎中。著有《今献备遗》、《全史论赞》等。

  • 贾店

    地名。在今河南漯河市。《资治通鉴》:唐元和十二年(817),李光颜、乌重胤与淮西战,“败于贾店”,即此。

  • 步天歌

    书名。亦称《丹元子步天歌》。唐丹元子(王希明)撰。一卷。以七字一句的诗歌体裁,描述全天空星形象和星名位置。首分天空为三垣二十八宿,共三十一个天区,并配以星图。以前人陈卓研究总结为基础,对甘德、石申、巫

  • 将作司

    官署名。朱元璋吴元年(1367)置。洪武元年(1368)隶于工部。设卿,正三品,少卿,正四品,丞,正五品。下设左右提举司提举,正六品;同提举,从六品;司程、典簿、副提举,正七品;军需库大使,从八品,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