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夷
三国时蜀汉少数民族名。居乌江下游一带。亦泛称僚。章武元年(221)改巴东属国为涪陵郡,约当今贵州沿河、思南、德江、务川、道真及重庆南川、武隆、涪陵、彭水、黔江等市、县、区地。延熙十一年(248)大姓徐巨反,杀都尉,后主派邓芝讨平之。
三国时蜀汉少数民族名。居乌江下游一带。亦泛称僚。章武元年(221)改巴东属国为涪陵郡,约当今贵州沿河、思南、德江、务川、道真及重庆南川、武隆、涪陵、彭水、黔江等市、县、区地。延熙十一年(248)大姓徐巨反,杀都尉,后主派邓芝讨平之。
地名。在今宁夏吴忠市西南。清同治初,回民首领马化龙据金积堡起义;八年(1869),白彦虎由金积堡屡攻清军;次年八月,湘军刘锦棠兵控长壕围之,十一月,克金积堡,均即此。
龟兹地方音乐。十六国后凉吕光伐龟兹,始得此乐,流传于西魏、北周、北齐。极盛于唐,入九部乐,属坐部伎。唐初龟兹乐有三:(1)西国龟兹(北周突厥公主带来的龟兹乐);(2)齐朝龟兹(北齐传下来的龟兹乐);(
?—1644明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字宪章(一作宪台)。熹宗懿安张皇后之父。天启元年(1621),封太康伯。因张皇后为熹宗乳母客氏及魏忠贤所忌恨,遂遭诬陷。崇祯十一年(1638),以捐资助饷进爵为侯。
清代边境卡伦名称。置于常设卡伦之外,添设卡伦之内,随季节变化而移动,暖则外展,寒则内迁,进退盈缩,或千里,或数百里不等。
官名。唐贞元四年(788)罢崇玄馆大学士后置,与京都左右街大功德使、修功德使总领全国僧、尼之籍及功役。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司服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典命下大夫属官,后改典命为大司礼,遂隶大司礼。保定四年(564),改大司礼为礼部,又为礼部下大夫属官。掌皇太子、诸公以下百官的服饰标准,正
①商臣。汤时贤臣仲虺之后裔,佐武丁治国。武丁祭成汤,有飞雉入庙,登鼎耳而鸣,武丁惧。他劝王勿忧,先修政事。又作训谏王,即《书·高宗肜日》。②即“孝己”。
清政府为管制商人而设立的商人头目。多设于矿商、洋商、盐商集中地区,一般由殷富干练之商人充任,负责稽察本行业商人中违法漏税等事。
书名。清奎斌撰,杭阿坦为其姓氏。十二卷。是书系奎斌光绪年间历任山西、湖北巡抚和察哈尔、热河都统时所上奏稿,大都涉及当时的吏治民生及办洋务事。光绪二十八年(1902)刊行。
一作崔毅。隋人。炀帝时,任司朝谒者。大业四年(608),奉使西突厥,说处罗可汗归隋,遣使朝贡。十年,为长史,随来护儿攻高丽。高丽王上表请和,炀帝诏班师,来护儿以成功在望,不肯奉诏,经其固争,始从命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