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法高僧传
即“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即“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明扬州泰兴(今属江苏)人,字敬夫。洪武中以贡举入太学,历官吏部文选司主事。洪武二十六年(1393)署部事。累迁至尚书。明于经术,为帝所器重。二十八年,坐事降宣化知县,卒于官。
亦作卦勒察。部落名。女真后裔。曾居嫩江附近伯都讷地方。明时役属于蒙古科尔沁。万历二十一年(1593)曾作为叶赫等九部联军之一在古埒山与努尔哈赤作战。清太宗时归附。康熙三十一年(1692),科尔沁将其与
官名。明代殿庭仪礼司属官。掌赞善礼仪。洪武九年(1376)置,一人,正八品,并设副使六人,从八品。改殿庭仪礼司为鸿胪寺后,遂罢。
唐中山(治今河北定州)人,字君胄。天宝十五载(756)进士。宝应中,补渭南尉。历右拾遗,终郢州刺史。大历十才子之一。诗多酬赠之作,与钱起齐名。有《郎士元集》。
即“经正女学”。
陆或作睦。相传为上古帝王。在女娲氏之后。见《庄子·胠箧》。
?—1863一作苏添福,别号苏老添。清河南永城人。以商贩为业。咸丰三年(1853)于安徽亳州结捻起义,并与张乐行率众攻克永城。五年参加捻军雉河集(今涡阳)会盟,任黑旗总目,称顺天王。七年接受太平天国领
唐乐器。形似琵琶,颈长身细,无品,张二弦。《南部新书·壬》载,韩晋公奉使入蜀,伐山椒树,取其干,召良匠斫之,材质坚致如紫石,有金石之韵,遂制二琴,名大者曰大忽雷,小者曰小忽雷。《乐府杂录·琵琶》载,文
商办企业。清光绪十九年(1893)由李福明创办于北京东便门外。经营磨面粉,日产量二百担。二十一年停业。
西汉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字子严。以明经为郡吏。后为议郎、谏大夫。成帝鸿嘉年间任益州刺史,招抚广汉起义农民,为权贵陷害免官。复拜冀州刺史,迁丞相司直。劾奏红阳侯王立使客因南郡太守李尚占垦草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