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平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临汾县置。《元和郡县志》:“因正平故郡城为名。”治今山西新绛县。为绛州治。大业三年(607),为绛郡治,唐、宋为绛州治,金为晋安府治。元复为绛州治。明洪武初并入绛州。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临汾县置。《元和郡县志》:“因正平故郡城为名。”治今山西新绛县。为绛州治。大业三年(607),为绛郡治,唐、宋为绛州治,金为晋安府治。元复为绛州治。明洪武初并入绛州。
即“噶岱默特”。
官署名。(1)魏、晋、南北朝尚书省置五兵曹(或七兵曹),设尚书为长官。十六国后燕、后秦、西秦、北凉,则称兵部。麴氏高昌置为八部之一。西魏改七兵曹为兵部,为尚书省十二部之一。恭帝仿《周礼》建六官,设为夏
书名。王人文撰。一册。清末四川护督王人文为川汉铁路借款合同有损国权,呈请惩治盛宣怀之奏稿,批评铁路国有政策。有1936年刊本。
即“始毕可汗”。
书名。战国魏牟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四篇,列于道家。并云“魏之公子也,先庄子,庄子称之”。《荀子·非十二子》谓魏牟之学“纵情性,安恣雎,禽兽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
?—前381战国时人。墨翟弟子。后为墨者巨子。与楚阳城君相善,为之守城,相约符合乃可交城。后阳城君因攻杀吴起,箭中楚悼王尸而获罪,楚收其城。他以为“受人之国,与之有符。今不见符,而力不能禁”。遂使人传
报纸名。南洋劝业会机关报。清宣统二年三月二十日(1910.4.29)在南京创刊。由《劝业会旬报》改名而来,向瑞琨总理,彭渊恂、郭玉书编撰。以“指导国民,振兴实业”为宗旨。日出一大张。
即仇池山。因山顶有平地百顷得名。东汉建安末为氐族杨氏所据,北魏时曾封其王为百顷氐王。参见“仇池”。
官署名。元代侍卫亲军机构。设于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七月,掌汉军万名,隶詹事院。置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等职。三十一年八月,改为隆福宫左都威卫使司。
战国秦邑,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史记·秦本纪》:惠文君六年(前332),“魏纳阴晋,阴晋更名宁秦”,即此。秦置县,西汉改为华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