棂星门
又称乌头门、表楬、。一种独立的院门。构造方法是两立柱间穿横梁,梁下安装二扇槅扇。由汉衡门演变而来。原较简陋,至唐宋时,才把两侧立柱加高,柱头装黑色瓦筒,故称乌头门。用于坊里和坊门,宋时用于宫阙坛庙陵寝,后又用于孔庙。明清时称为“櫺星门”,有一间、三间两种。
又称乌头门、表楬、。一种独立的院门。构造方法是两立柱间穿横梁,梁下安装二扇槅扇。由汉衡门演变而来。原较简陋,至唐宋时,才把两侧立柱加高,柱头装黑色瓦筒,故称乌头门。用于坊里和坊门,宋时用于宫阙坛庙陵寝,后又用于孔庙。明清时称为“櫺星门”,有一间、三间两种。
隋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字玄德。善骑射。北周时,袭爵襄武公,杨坚(隋文帝)引为左右。进封赵郡公。入隋,为内史侍郎,转尚书左丞、黄门侍郎。从杨素攻陈有功,进位上大将军,除邓州刺史。开皇十八年(598
1009—1066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明允,号老泉。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科,皆不中。益闭户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为知益州张方平所知。嘉祐元年(1056)携子轼、辙
西汉人。元帝时曾任黄门令。编撰《急就篇》,以韵语编次日用杂字,供童蒙诵习识字。
官署名。宋代以中书门下(政事堂)设于禁中,故称中书门下内省,以与设于皇城外的中书、门下省署相区别。
见“挑尖梁”。
即“鄂齐尔图”。
书名。清江标著。二卷。黄丕烈之年谱。黄氏字荛圃,为清代古籍鉴赏家。江氏嗜好古籍,因辑是书。详叙黄氏收书、校书、刻书及著书始末。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五月,迄道光五年(1825)八月。以《士礼居题跋
书名。原称《皇朝通志》,清亡之后,通用此名。清乾隆时官修。一百二十六卷,另有凡例、总目。起自清初,止于乾隆晚年。体例与《通志》、《续通志》颇异,省去本纪、列传、年谱,以其具存于实录、国史列传及宗室王公
?—193东汉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北)人,字伯安。初举孝廉,历任幽州刺史、甘陵相、宗正。灵帝时,前中山相张纯与前太山太守张举等联合乌桓起兵,乃以幽州牧率军镇压,以此拜太尉,封容丘侯。董卓秉政,任大司马,
①明代盐法。始于洪武三年(1370)。凡商人输粟边仓,领得勘合,赴运司造验,发给盐引,派场支盐,凭盐引赴行盐区发卖。初仅限于大同、太原二仓,输粟一石三斗,给淮盐一小引。洪武四年定开中则例,输米临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