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李平

李平

①(?—516)北魏顿丘(今河南浚县)人,字昙定。少有文才。孝文帝时拜长乐太守,政务清静,征行河南尹,豪右权戚颇惮之。宣武帝时,拜度支尚书,领御史中尉。时京兆王元愉反于信都(今河北冀州),奉命以持节、都督北讨诸军事讨平之。后迁中书令。孝明帝初,转吏部尚书。后于硖石(今安徽寿县北)击杀梁将赵祖悦,以功迁尚书右仆射。其年冬卒。所制诗赋箴谏,别有集录,已佚。②(?—973)五代时人,原名杨讷。少为嵩山道士,后客于河中节度使李守贞。乾祐元年(948)李守贞反后汉,他奉表至南唐乞援,遂留事元宗,始改姓名为李平。历蕲州刺史、永安军节度使、卫尉卿。后主时,上书请复井田法,抑止豪民兼并。有买贫户田者,勒令还之。又依周礼,造民籍,复造牛籍,课民种桑。后主使判司农寺以主其事。亟于成功,施设无渐,人以为不便,后主亦悔,罢之。寻以淫祀鬼神事,被谮缢死狱中。

猜你喜欢

  • 节塘寺

    亦作结当寺、嗟堂寺。见《明实录》景泰四年(1453)二月庚子、七年九月甲戌和成化十二年(1476)正月辛未诸条,应即藏语的音译。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帕木竹巴支派的重要寺院。大司徒绛曲坚赞于元至正十一年(1

  • 三朝要典

    书名。明天启间官修。二十四卷。此书为魏忠贤及阉党为攻击东林党所作,名义称天启六年(1626)奉敕撰。总裁顾秉谦、黄立极、冯铨,副总裁施凤来、杨景辰、孟绍虞、曾楚卿,纂修官徐绍言、谢启光、余煌、朱继祚、

  • 大厘城

    厘(釐)在今云南大理市北喜洲镇。 本河蛮所筑,为史崄(夷语若州)所在。唐开元末为南诏所取。东南十余里有舍利水城,在洱河中流岛上,四面临水,夏季最清凉。南诏王常于此城避暑。

  • 贵胄法政学堂

    学校名。清宣统元年(1909)在北京设立。以造就贵胄法政通才为宗旨。招收宗室、蒙古王公、满汉世爵及其子弟入堂肄业。派贝勒毓朗充任总理。分设正、简两科。正科四年毕业,简易科二年毕业。另设听讲科一班,一年

  • 秃儿合黑

    即“秃鲁花”。

  • 达子

    ?—前284战国时齐将。齐湣王十七年(前284),燕将乐毅伐齐,湣王使向子(一作触子)率军迎战。军败,向子乘骑而逃。他收集余卒复与燕战,兵败而死。

  • 后山谈丛

    后(後)书名。北宋陈师道(号后山)撰。陆游以为后人依托,但师道门人已提及此书。四卷。杂记北宋政事、边防、朝野琐闻、文人轶事等,间有失实之处。

  • 游肇

    452—520北魏广平任县(今河北任县东)人,字伯始。初为中书学生,博通经史。孝文帝初,为内秘书侍御中散,寻迁太子中庶子。宣武帝时,拜廷尉卿,兼御史中尉。孝明帝即位,迁中书令、光禄大夫。时领军将军元叉

  • 续富国策

    书名。清陈炽著。成书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是一部关于经济问题的专著。作者企图把它写成中国的《国富论》,自称是“为救中国之贫弱而作”(《自序》)。书中主要是直接探讨一些与发展中国资本主义有关的现实

  • 裴岑碑

    全称汉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东汉碑刻。永和二年(137)立。清雍正七年(1729)出土于新疆巴里坤石人子。碑高1.42米,宽0.6米,镌隶书六十字。述东汉敦煌太守裴岑率郡兵败匈奴呼延王寿,刻石立祠以纪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