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
隋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字玄德。善骑射。北周时,袭爵襄武公,杨坚(隋文帝)引为左右。进封赵郡公。入隋,为内史侍郎,转尚书左丞、黄门侍郎。从杨素攻陈有功,进位上大将军,除邓州刺史。开皇十八年(598),突厥攻边,以其为行军总管,从杨素击败突厥。仁寿元年(601)任宁州刺史。后入为柱国。卒于家,年五十三。
隋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字玄德。善骑射。北周时,袭爵襄武公,杨坚(隋文帝)引为左右。进封赵郡公。入隋,为内史侍郎,转尚书左丞、黄门侍郎。从杨素攻陈有功,进位上大将军,除邓州刺史。开皇十八年(598),突厥攻边,以其为行军总管,从杨素击败突厥。仁寿元年(601)任宁州刺史。后入为柱国。卒于家,年五十三。
南宋绍兴余姚(今属浙江)人,字续古,号疏寮。淳熙进士。历校书郎、会稽主簿、知处州。为官贪酷,谄事韩侂胄,为人所不齿。退居姚江著书。有《疏寮小集》,并辑本多种,今存《郯录》、《史略》、《子略》、《骚略》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稍士置,北周沿置。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每方置一人,掌本方行政事务,正五命。下设小稍伯下大夫、小稍伯上士、小稍伯中士以佐其职,领稍大夫下大夫等官属。隋开皇元年(5
历(歷)书名。即《历代名公画谱》、《顾氏画谱》。明顾炳编。六册。炳字黯然,号怀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书为木版画集。选晋顾恺之以来历代名画家作品,计一百零六幅,各幅皆有明末名人题跋一则,保留许多古
官名。仓啬夫属官,掌禀给。战国时秦国置此官。《睡虎地秦墓竹简·仓律》:“而遗仓啬夫及离邑仓佐主禀者各一户以气(饩)。”
官名。明清宗人府宗正之副职。分掌皇族属籍、纂修玉牒之事。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设左、右宗正各一人,位宗人令下。以勋戚大臣兼充,正一品。清顺治九年(1652)沿设,左、右各一人,位宗人令下。初由亲王
周成王时周公营建,以加强对东方统治。在今河南洛阳市洛河北岸,瀍河东西。共有二城:一为王城,即战国时河南城。西周时为周人所居,东周平王至敬王及赧王时,均都于此。《汉书·地理志》:河南郡河南县“周武王迁九
在今江苏高淳县、溧阳市间。西连长江,东通太湖。本名濑水(《吴越春秋》),因春秋时伍员自楚奔吴及其后助吴伐楚均经此,宋、元后遂称胥溪。原系天然河流,五代后被改造为运河。明初建都南京,太湖地区漕运多取此道
?—1119北宋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字天启。元丰进士。从王安石读书钟山,见器重。又从苏轼游,声誉益高。历明州司户参军、江陵推官。元祐中为太学正,通判常州。为卫尉寺丞、提举永兴军路常平。徽宗初,入为
古西域地名。因地临浑水(今阿克苏河)得名。见于《元史·耶律希亮传》。今新疆阿克苏南尚有地名浑巴什。
唐贞观八年(634)因境内有昭潭,改乐州为昭州。治平乐县(今平乐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广西平乐、恭城二县地,属岭南道。宋属广南西路。增入今蒙山、昭平等县地。元大德五年(1301)升为平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