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昆明

昆明

古族名。汉代西南夷的一支。出自古氐羌系统。主要分布在今云南西部及滇池周围与滇东北一带,贵州西部、四川西南部亦有之。西汉元狩初年曾阻汉使通身毒(今印度),武帝在长安(今西安)附近凿“昆明池”练水军以备进讨。元鼎六年(前111)司马迁奉使入其地。元封二年(前109)至六年,汉以其聚居的洱海地区并入新置的益州郡。东汉建初二年(77),其在邪龙县(今云南巍山)的首领卤承曾助汉击破哀牢夷,受封为破虏傍邑侯。魏晋时为南中夷人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与叟并称为“大种”、“小种”。后不断分化组合,经南北朝至唐代,演化为乌蛮系统的各族,仅部分保留“昆明”族称,即《新唐书·南蛮传》所称的“昆明蛮”和唐初内附诸族中的“昆明十四姓”。近代的彝、纳西、哈尼、傈僳、拉祜、阿昌等民族,均与昆明人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猜你喜欢

  • 陕虢节度使

    见“陕虢”。

  • 蒙古本房

    官署名。清代内阁所属机构。掌繙译蒙、回、藏等少数民族文字及外国文字。凡少数民族各部陈奏、表文,及皇帝向各少数民族颁发之诰敕,所赐之碑文、匾额,各体印文等,皆译缮;外国文字,传俄罗斯馆或西洋馆人译写;并

  • 洙泾镇

    在今上海市金山区西南。宋、元时置大盈务于此。明洪武三年(1370)改置泖桥巡检司。

  • 厩牧署

    官署名。北齐置,隶太子仆寺,有令、丞。隋代置令一员。唐代沿置,令一员,丞二员,掌东宫车马、闲厩、牧畜,又有典事四员、翼驭十员、驾士十五员、兽医十员、主酪三十员。

  • 古国名。即“鄫”。

  • 都御史

    官名。明清都察院长官。明左、右都御史各一人,本正三品,旋改正二品。次为左、右副都御史各一人,本正四品,旋改正三品。再次为左、右佥都御史各二人,本正五品,旋改正四品。掌纠劾百司,提督各道御史,为皇帝耳目

  • 火室火坑

    类似近代温室。明中叶以后,不少文献中出现关于北方应用火室火坑生产黄瓜、韭黄以及花卉之记载。《五杂俎》:“京师隆冬有黄芽菜、韭黄,盖富室地窖火坑中所成,贫民不能办也。今大内进御,每以非时之物为珍,元旦有

  • 征西大将军

    官名。东汉建武三年(27)以冯异任此职,统兵征讨赤眉。两晋、南北朝时为将军名号,多统兵出镇在外、都督数州诸军事。在武职中地位较高,居四征将军之上,历代皆不常置。两晋定为二品,秩禄同于特进。如开府,则位

  • 中州刺史

    官名总称。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职令》中,州刺史分为上、中、下三等,中州刺史位从三品。北齐亦分州刺史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有上、中、下三等,共九等。故中州刺史有中上、中中、中下三等,合称三等中

  • 左督护

    官名。西晋末凉州张轨置。为统兵武职,地位较一般州所置督护为高。见《晋书·张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