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山石窟
北魏石窟。在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北部文殊山山谷中。传说文殊菩萨曾居此山,因而得名。洞窟大多分布在前后两山崖壁上,现存窟龛十多个,多已残破。千佛洞、万佛洞两窟较为完整,均属早期北魏支提窟。塑像虽经后代重修,但尚保存早期塑像艺术风格。壁画色彩艳丽,风格典雅。
北魏石窟。在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北部文殊山山谷中。传说文殊菩萨曾居此山,因而得名。洞窟大多分布在前后两山崖壁上,现存窟龛十多个,多已残破。千佛洞、万佛洞两窟较为完整,均属早期北魏支提窟。塑像虽经后代重修,但尚保存早期塑像艺术风格。壁画色彩艳丽,风格典雅。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一年四月(1905.5)在浙江金华创刊。半月刊。由《萃新报》、《东浙杂志》改易而来。张恭等主办。“以启发普通知识,渐求进步为宗旨”。鼓吹爱国救亡,实行君主立宪。内容多采辑各报章之新闻
隋开皇九年(589)以东衡州改置。取州北韶石为名。治曲江县(今韶关市西南,南汉移治今韶关市)。十一年废入广州。唐武德四年(621)置番州,贞观元年(627)复改为韶州。辖境相当今广东韶关、曲江、乐昌、
?—前604春秋时秦国国君。公元前608—前604年在位。名和。秦康公之子,继康公即位。曾与晋国相攻伐,互有胜负。
女真人。星显水(今吉林延吉市布尔哈通河)女真纥石烈部长。势力远至曷懒甸(今朝鲜咸兴以北,东朝鲜湾西北岸一带)。据地阿疎城(约在今延吉市附近)被完颜部首领颇剌淑兵围困,奔辽,不返。金太祖天辅六年(112
32—102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字仲升。班彪子。有大志,长于辩才。永平五年(62),其兄班固为校书郎,随至洛阳,傭书养母。旋投笔从戎。十六年,从窦固出击匈奴,为假司马。不久受命率三十六人
汉丞相、三公、列侯、将军之印,金质龟纽,称金龟。唐三品以上官员佩金鱼,武则天曾改为金龟,中宗时复用金鱼。
书名。清汪辉祖辑。四十卷。史学工具书。辽、金、元三史,人多同名,如辽有十五海里,金有十四娄室,元有十九伯颜,读史者不无疑惑。且三史又不能以姓统名,因辽金诸部虽有本姓,史文或系或不系;元之蒙古、色目,则
水堰名。在唐山南道朗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东北八十九里。长庆元年(821),刺史李翱因汉故樊陂重开,溉田一千一百顷。因李翱以尚书考功员外郎出任刺史,故以官名堰。
位于今河南洛阳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龙门古称阙塞,东汉始称龙门、伊阙,故又称伊阙石窟。石窟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至唐,历四百余年,而以高宗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勘界议定书之一。清同治九年(1870)七月,科布多参赞大臣奎昌与俄国西西伯利亚军区参谋长巴布阔福(中文约本无),总参谋部中校穆鲁木策傅签订。此前一年俄国已单方面树立从玛呢图噶图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