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敏珠林寺

敏珠林寺

汉译成熟解脱洲。在西藏扎囊雅鲁藏布江南岸。十七世纪中叶,由宁玛派僧人居美多吉兴建。寺僧主要传布“伏藏”,即发掘出土的佛教经典中的“南藏”,注重藏族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的学习,并以擅长藏文书法著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以信奉格鲁派作标榜的蒙古准噶尔部侵扰西藏,借口教派不同,严重地破坏了寺院建筑。后颇罗鼐执掌西藏地方政权期间又资助重修。寺主以父子(或翁婿)相承。

猜你喜欢

  • 仆散

    仆(僕)金女真部落姓氏。部人散布在乙离骨岭(今朝鲜咸镜南北道分界摩天岭)、蒲与路挟懑河(今乌裕尔河一支流)、上京拔卢古河(今忙牛河中游)、拔鲁古河(今通肯河一支流)等地,与完颜氏贵族世为婚姻。入中原后

  • ①春秋国名。(1)姜姓,建都淳于,在今山东安丘市东北杞城。亦称淳于。《春秋》桓公五年(前707):“州公如曹。”《左传》作“淳于公如曹”。春秋初年为杞所灭,淳于遂为杞都。(2)偃姓,在今湖北洪湖市东北

  • 领运千总

    官名。明清督运漕粮之官员。隶于总漕。明代漕粮北运,由卫所官军挽运,设守御千户所千总、所千总领运。清代裁卫,改归州县,而领运卫所依旧。设守御所千总十三人,为从五品,所千总一百零八人,为从六品。分领各省漕

  • 武缘县

    隋开皇十一年(591)置。大业三年(607)废入岭山县。唐武德五年(622)复置。治今广西邕宁县东北。北宋景祐中移治今武鸣县。历属邕州、南宁路、南宁府、思恩府。1913年改为武鸣县。

  • 敞史

    官名。契丹北面官,为各官衙佐吏。入辽后,仍沿此称。掌文书案牍之事,有时亦领兵作战。

  • 番系

    西汉九江(治今安徽寿县)人。武帝时任河东守。上书建议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阴下,引河溉汾阴、蒲坂下,预计可得渠田五千顷,收谷二百万石以上。武帝采纳此议,发卒数万人作渠田。其后河道移徙,田者不能偿种。河东渠

  • 房喜

    一作彭喜。战国时韩国人。魏惠王曾在九里(一作臼里,今河南登封西北)会盟诸侯,欲恢复周天子之尊。他以为“大国恶有天子,而小国利之”,劝韩昭侯勿听。见《战国策·韩策三》。

  • 天宝山银矿

    商办企业。清光绪十六年(1890)程光第创办于吉林珲春天宝山。后因亏蚀,于二十二年查封。

  • 法王

    佛教称谓。原为佛陀名号,元明时用以封乌斯藏各教派高僧,在封赐名号中为最高等级。明有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等。

  • 郑伯熊

    约1127—1181南宋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字景望。绍兴进士。历官著作佐郎、吏部员外郎、国子司业、宗正少卿,以直龙图阁知宁国府,移知建宁府。他与乡里薛季宣皆以学行闻名,尤精于古人经制治法。绍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