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西可汗
见“移涅可汗”。
见“移涅可汗”。
?—1859清直隶宛平(一作大兴,今北京市区西南)人,字春舫。行伍出身。曾从河南巡抚英桂镇压太平军,历任游击、参将。咸丰八年(1858)升大沽协副将,助僧格林沁加强天津海防。次年,英法联军挑起第二次大
即“澄观”。
又称铺作、斗科。古建筑特有的构件之一。位于柱头、额枋与梁、枋、桁之间,一般由斗、栱、昂、枋等部件组成,其中主要部件为斗、栱,故名。其结构相当复杂,用许多方斗、栱、斜昂、枋子等构件组合在一起,层叠伸挑,
并(並)索桥的一种形制。并列几根缆索,上铺木板,组成桥面,左右各悬上几根缆索做栏杆,也有不设栏杆者。是中国古式索桥中最普遍的一种。
官署名。清宣统元年(1909)二月设。是清廷筹办、训练禁卫军,加强皇族对武装力量控制的机构。特命训练大臣三人禀承监国摄政王综理全军事务,下分军械、军法、军需、军医四科。武昌起义后改为禁卫军司令处,设总
指廷臣集议。明代常令内阁会同五府、六部、都察院、六科给事中计议大政及推举文武大臣,然后具本奏闻,由皇帝裁决。
南北朝时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西北)人。氐族。后仇池国君杨玄之弟。刘宋元嘉六年(429),玄死,他废玄子保宗,自立为仇池公,称臣于刘宋,封武都王。十年,在北魏支持下,率军与刘宋争夺汉中。十三年,自封大秦
书名。又名《十代记》或《河洛金匮》。南朝齐熊襄撰。十卷。已佚。
上古族名。相传商始祖契之母简狄为有娀氏之女。
即“哲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