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
①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濮阳市北戚城故址。《春秋》文公元年(前626):“公孙敖会晋侯于戚”,即此。西濒黄河,为晋、郑、吴、楚等国交通要道。②斧的一种,小于斧。多用为礼仪之器,行于商周。
①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濮阳市北戚城故址。《春秋》文公元年(前626):“公孙敖会晋侯于戚”,即此。西濒黄河,为晋、郑、吴、楚等国交通要道。②斧的一种,小于斧。多用为礼仪之器,行于商周。
?—1821清蒙古镶黄旗人,额勒德特氏。原名和宁,避清宣宗讳改名,字太葊。乾隆进士。历官四川按察使,川、皖、陕布政使,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乾隆五十八年(1793)起,任西藏办事大臣八年,博采地形
?—291西晋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人,字文琚。杨骏弟。历位尚书令、卫将军。素有声誉,时望在骏前。以兄贵盛,又一门之中,二女先后为皇后,恐受覆宗之祸,自乞逊位,前后恳至,终未见许。晚乃变前衷,合朋
太平天国对特殊情况不能蓄发者发给的凭证。
唐懿宗时,采国子祭酒刘允章建议,群臣出资修建学校,称光学钱。宰相纳五万,节度使四万,刺史一万。
1615—1683明末清初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字嗣寅,学者称潜斋先生。明亡后,自以故国诸生,绝意进取。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有司欲荐之,遂称病不许,惟闭门讲学著述。于学贵能自得,既不喜
又称推勘或勘鞫。司法审讯程序。即推究审问。宋时定各州由司理参军主管。元丰官制行,大理寺丞等亦兼推鞫狱事。以后历朝沿用其制,而所用官吏略有不同。
488—537北魏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字徽伯。初为汝南王元悦常侍。孝昌中,为定州镇军长史,加辅国将军,带博陵太守。以潜引杜洛周入城执州刺史,被洛周封为定州王。后事葛荣,寻为尔朱荣所执。荣死获免。
本春秋启阳,汉置县,以避景帝讳改。治今山东临沂市北。属东海郡。东汉为琅邪国治。南朝宋废入即丘县。
书名。战国楚环渊著。环渊又作“玄渊”、“蜎渊”。《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三篇,列于道家。并谓环渊系老子弟子。《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环渊“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著上下篇”。《隋书·经籍志》
书名。清魏之琇著。六十卷。作者曾校订刊行江瓘的《名医类案》,认为此书尚有缺漏,乃取清初以前历代名医(主要是当代名家)医案加以增补。成书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全书共分三百四十五门,其中内、外、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