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张闿

张闿

265—328

晋丹阳(治今江苏南京)人,字敬绪。安东将军司马睿引为安东参军,甚加礼遇。转丞相从事郎中、给事黄门侍郎、本郡大中正,以佐翼勋赐爵丹阳县侯。睿即位后,出补晋陵内史,筑曲阿新丰塘,溉田八百余顷。以擅自兴造,免官。后帝感悟,起任大司农。后为大匠卿,营建平陵。事毕,迁尚书。苏峻之乱,与司徒王导入宫侍卫。及峻陷台城(在今江苏南京),使之权督东军,乃与导谋,密宣太后诏于三吴,令速起兵。乃赴晋陵遣人运谷与徐州刺史郗鉴。又与吴国内史蔡谟、吴兴太守虞谭、会稽内史王舒等集兵讨峻。峻败,加散骑常侍,赐爵宜阳伯。迁廷尉,以疾解职,拜金紫光禄大夫。寻卒。有《张闿集》,已佚。

猜你喜欢

  • 平余

    余(餘)清代地方加派之一。初行于四川,征收钱粮时,于火耗以外,每百两另行征银六钱,称平余银,皆入官吏私囊。乾隆三年(1738),准此项加派留于藩署,以充地方公费及官吏养廉之需。后推行各省,定制每千两留

  • 阏氏

    一作焉提、阏支。匈奴语。指匈奴单于及诸王之妻妾(后妃)。单于长妻称颛渠阏氏(第一阏氏),二妻称大阏氏(第二阏氏)。单于之母称母阏氏(母后、太后)。

  • 乌程县

    秦置。“古乌、程氏居此能醖酒,故以名县”(《太平寰宇记》引《郡国志》)。治今浙江湖州市南。属会稽郡。东汉改属吴郡。三国吴后期为吴兴郡治。东晋义熙元年(405)移治今湖州市。隋属吴郡。唐为湖州治。北宋太

  • 王二

    ?—1629明陕西白水人。天启七年(1627)为饥荒所迫,杀澄城知县,聚众起义。崇祯元年(1628)合山西逃兵活动于蒲城、韩城。后劫宜君县狱,与王嘉胤会合,众至五千余,固守延庆黄龙山。次年,为商洛道刘

  • 倭耳干纳

    蒙古人。察合台孙哈剌旭烈兀之妻。察合台死,哈剌旭烈兀主汗国事。贵由即位,以察合台子也速蒙哥代哈剌旭烈兀。蒙哥即位,又命哈剌旭烈兀代也速蒙哥。哈刺旭烈兀由汗廷西还时,死于道,她受大汗命执杀也速蒙哥,自主

  • 博学篇

    字书名。秦胡毋敬撰。与李斯《苍颉篇》、赵高《爰历篇》同为秦统一后官定识字读本,兼为文字规范。其字体为小篆。《汉书·艺文志》合三书著录为“苍颉一篇”,而注曰“博学七章”。书久佚。参见“苍颉篇”。

  • 程俱

    1078—1144宋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字致道。以外祖邓润甫恩荫,补苏州吴江县主簿。徽宗时,为镇江通判、礼部员外郎。绍兴间,历官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兼侍讲等。辞章典雅,诗文有风骨,善为制诰。平生与贺

  • 陕学会

    即关学会。见“西学会”。

  • 白虎观

    宫观名。汉章帝建初四年(79)会集学者于此,讲议五经同异,作《白虎议奏》。

  • 大保长

    宋乡役名。神宗实行保甲法,规定每五十户为一大保,设大保长一人;后改为每二十五户为一大保,并以大保长取代原乡役耆长,负责治安。绍圣间规定大保长取代催税甲头,负责催税,迄南宋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