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储司
官署名。清内务府所属七司之一。初名御用监,康熙十六年(1677)改广储司。以内务府总管大臣一人值年管理,另有总办郎中四人、郎中四人及主事等员。掌皇宫库藏出纳。司下设银、皮、瓷、缎、衣、茶六库,各置员外郎等官。六库出纳,按月缮折送司稽核,然后造册呈内务府堂核销,并每五年一次由钦派大臣进行盘库。六库之下设银、铜、染、衣、绣、花、皮七作及帽、针线二房,各以司匠、领催督领匠役承办各项物品。广储司在盛京地方设有棉、靛、盐庄。每年于该地征收的实物,由盛京内务府各司核销。
官署名。清内务府所属七司之一。初名御用监,康熙十六年(1677)改广储司。以内务府总管大臣一人值年管理,另有总办郎中四人、郎中四人及主事等员。掌皇宫库藏出纳。司下设银、皮、瓷、缎、衣、茶六库,各置员外郎等官。六库出纳,按月缮折送司稽核,然后造册呈内务府堂核销,并每五年一次由钦派大臣进行盘库。六库之下设银、铜、染、衣、绣、花、皮七作及帽、针线二房,各以司匠、领催督领匠役承办各项物品。广储司在盛京地方设有棉、靛、盐庄。每年于该地征收的实物,由盛京内务府各司核销。
亦作枸酱。一种以枸的果实制作的酱。据《史记·西南夷列传》司马贞索隐,“枸”有二说。刘德以为“蒟树如桑,其椹长二、三寸,味酢,取其实以为酱,美”。“蒟缘树而生,非木也。今蜀土家出蒟,实似桑椹,味辛似姜,
?—1232金隆安(今吉林农安)人。女真族。以武举登第。贞祐三年(1215),同知太原府事。奏请招集义军,设置各级长校,以壮军势。四年,知延安府事,率兵援忻州,护其民入太原。兴定元年(1217),行元
周代田猎名。参见“春蒐”。
1606—1652清太祖孙,礼亲王代善第四子。天聪、崇德间屡从征明,有战功。崇德八年(1643)因兄硕托、侄阿达礼谋立多尔衮罪,坐黜宗室。入关后,追击李自成农民起义军。顺治三年(1646)叙功复宗籍。
539—615隋丹阳建康(今江苏南京)人,字汉。初任梁邵陵王参军事,转记室。侯景之乱,投奔北齐,官至太子舍人。入周,不得迁调。入隋,晋王杨广引为参军事,转记室。炀帝即位,升著作郎。后从炀帝北巡,卒于途
清宣统二年八月二十五日(1910.9.28)订于北京。清政府为造津浦铁路向德、英银行续借四百八十万英镑,所订条件与《天津浦口铁路借款合同》基本相同,惟增加直、鲁、苏、皖四省厘税三百六十万两作保。
①食邑制度之一。三国魏黄初时,爵自关内侯不食邑,为虚封。唐因之,封户有虚实之别,其封国并无疆土,封户亦徒有虚名,唯加实封者,始食其所得封户之租税。玄宗开元中定制,食实封者不得私征封户租调,需向太府寺领
?—1149金太祖孙宗峻子,熙宗弟。本名常胜。熙宗时为北京留守。封胙王。皇统七年(1147),因熙宗赐酒,不能饮,逃出。九年,河南军士孙进反,自称皇弟按察大王。熙宗疑皇弟即常胜,海陵王亮助成其狱,遂被
历(曆)历法名。亦称回回历、阿拉伯历、希吉来历。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所创;分太阴历纪年和太阳历纪年两种。太阴年以公元622年7月16日,金曜日,即穆罕默德由麦加“希吉来”(迁徙)麦地那的次日为当年岁
见“横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