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节度使
唐方镇名。玄宗时十节度经略使之一。开元二十一年(733)置岭南五府经略讨击使。至德元载(756)升为节度使,治广州(今属广东),领广管诸州,约当今广东连山县、连江、滃江以南之地,兼领桂、邕、容、安南四管。咸通三年(862)分为东西二道,改岭南节度使为岭南东道节度使(见“清海军”);升邕管经略使为岭南西道节度使,治邕州(今广西南宁市)。
唐方镇名。玄宗时十节度经略使之一。开元二十一年(733)置岭南五府经略讨击使。至德元载(756)升为节度使,治广州(今属广东),领广管诸州,约当今广东连山县、连江、滃江以南之地,兼领桂、邕、容、安南四管。咸通三年(862)分为东西二道,改岭南节度使为岭南东道节度使(见“清海军”);升邕管经略使为岭南西道节度使,治邕州(今广西南宁市)。
206—247三国时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子默。顾雍孙。与诸葛恪等为吴太子登四友。吴赤乌中,代恪为左节度,迁选曹尚书。祖父雍卒,拜太常代雍平尚书事。时鲁王霸有宠,乃上疏请嫡庶之礼,使高下有差,霸
书名。元齐德之著。成书于至元元年(1335)。二卷。上卷记述痈疽辨证法则,计三十五篇。下卷收诸家行之有效的汤、丸、散、膏、丹等方一百四十五首。对二十六种脉象变化结合疡科所见作了详细阐述,如辨虚实、辨深
蒙古至元二年(1265)改彰德府置。治安阳县(今河南安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安阳、林州、汤阴、鹤壁和河北临漳等市、县地。明洪武元年(1368)复改为府。
?—1862清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原名绍熙,字少卿。早年在上海经商致富,捐纳候补县丞,被推为嘉应公所董事。咸丰三年(1853)参加上海小刀会起义。次年投降江苏巡抚吉尔杭阿,为候补道。十年在苏州降
指战国时秦国开始由国家统一铸造货币。秦国早期铸币多为私铸,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初行钱”,始明令钱币由公家统一铸造。所流通的圆钱(无郭)有“一铢重一两”、“半两”等种,以两为重量单位。此后,秦严禁
清雅克萨地方(今黑龙江漠河东、呼玛西北)人。达斡尔副头目。康熙二十三年(1684)夏雅克萨之战前,深入雅克萨、杭屋莫一带,探明沙俄设防情况及兵数、船只、粮食贮备等,为雅克萨之战获胜作出贡献。
官名。北齐置,为侍卫武官,属领左右府,由左右备身正都督、副都督统领,掌宿卫侍从。从七品。隋唐时称备身左右。宋代仅存其名。
?—707唐人。先世为靺鞨酋长。骁勇善射。以军功为右羽林军大将军,前后掌北门宿卫二十余年。曾率军平服黑水靺鞨及室韦。万岁通天元年(696),平营州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归诚州刺史孙万荣之乱,屡立战功。神
563—587隋宗室。字师仁,小字明达。文帝异母弟。北周时,袭封安郡公,任蒲州刺史。入隋,立为卫王,寻迁雍州牧,领左右将军,迁右领军大将军,历任并州、凉州总管,掌北边防务。开皇三年(583),为行军元
官名。亦称功论郎中。南朝宋始置,为尚书省功论曹长官。南齐、梁、陈沿置。宋六品,梁五班,陈四品,秩六百石。资深者称侍郎,梁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