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肃
北魏勃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西)人,字元邕。博涉经史,太傅崔光见而称赏。为太学博士,修《起居注》,兼廷尉监。正光中,除尚书左中兵郎中。曾著《还园赋》等,率多亡佚。
北魏勃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西)人,字元邕。博涉经史,太傅崔光见而称赏。为太学博士,修《起居注》,兼廷尉监。正光中,除尚书左中兵郎中。曾著《还园赋》等,率多亡佚。
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琢崖。早鳏,杜门著述。与齐召南、杭世骏友善。有《清贻堂賸稿》、《李太白诗集注》、《李长吉歌诗汇解》。
满语姐姐之意。妇人爵名。清早期对国君女、贝勒女或一般妇女的称呼,无定制。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1636)仿明制,中宫所生女称固伦公主,妃所生女及中宫抚养者称和硕公主。格格遂为王公女儿之专号。秩分五
书名。清魏源撰。二卷。抄本,未题署作者姓名。其内容和《圣武记·道光洋艘征抚记》略有出入,似为后者的早期传抄本之一。参见“道光洋艘征抚记”。
即今浙江舟山岛。《元和郡县志》明州鄮县:“翁洲,入海二百里,即《春秋》所谓甬东地也。越灭吴,请吴王居甬东”;“其洲周环五百里,有良田湖水,多麋鹿”。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掌受王命处理有关祭祀的各项事务。
又称出旗为民。清代八旗户籍术语之一。即销除旗档,编入民籍。清代旗人与民有严格区别,旗人除为官作宦,食粮当差外,不得从事其他生产。后人口增殖,兵饷有定额,生计日窘,乾隆七年(1742)准汉军旗人,除从龙
战国初人。赵襄子时为中牟(今河南鹤壁西)令。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他曾一日内向赵襄子推荐中章、胥已二人为中大夫,并予之田宅。使当时中牟人见有利可图,相率“弃其田耘,卖宅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一说王
官署名。亦称西南面招讨司、西南路招讨司、西南路招讨府。辽北面官。太祖神册元年(916)置,治丰州(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掌镇抚西京道西部。置招讨使、副使、都监等职,统领丰、云内、东胜、宁边等州及金肃州
190—261三国时东莱曲城(今山东莱州东北)人,字伯舆,一作伯兴。少游学琅邪(治今山东临沂北),师承郑玄,与王肃所论不同。魏黄初中,察孝廉,除郎中,司马懿擢为中书侍郎。明帝时,曹爽请为从事中郎。及爽
五代时关中人,字穹佐。自言唐相李绅之后。唐末入蜀,初为前蜀遂州节度使刘知俊从事。又授彭州导江令,历中书舍人、翰林学士。蜀亡入洛,后唐明宗授为检校兵部郎中。孟知祥(后蜀高祖)称帝,再入蜀,擢为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