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官中散
官名。北魏孝文帝太和初始见此官,典宰官尚书宰官曹,主文或奏事,职似给事中,在内廷分典;或分至尚书曹。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改制后废。
官名。北魏孝文帝太和初始见此官,典宰官尚书宰官曹,主文或奏事,职似给事中,在内廷分典;或分至尚书曹。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改制后废。
朱(硃)档案名称。即经皇帝批示过的奏折。
又作隐占、影庇、影射,或称影复。唐以后官僚、地主虚占人口、田地,逃避赋役的一种手段。唐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诸道军诸使家口亲族,递相影占,不曾输税。若官自粜盐,此辈无一人遗漏者。”唐末及五代,许多
书名。明王在晋撰。九卷。分漕运、河渠,附以海运、海道。资料大抵搜自官府册籍,未加考订。其中亦有不切实用者。然所保存之原始材料,足资参考。
即“包世臣”。
?—前826西周时曹国国君。公元前834—前826年在位。名强。曹夷伯之弟。后为弟鲜(一作苏)所杀。鲜自立为君,即曹戴伯。
704—?唐时新罗僧人。入唐留学。开元七年(719)师事金刚智。后经南海至印度访学,并达波斯、大食、拂菻等地。十五年经中亚返回长安。精通梵文、汉文,译佛经多种。建中元年(780)后终老于五台山(在今山
西汉置。治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北黄河东岸。为云中郡西部都尉治。东汉改名箕陵县,末年废。
?—403北魏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字彦海。博览群书。明解制度,多识故事。时魏王拓跋珪定中原,擢为著作郎。迁尚书吏部郎。与尚书崔玄伯参定朝仪、律令、音乐。凡军国、文记、诏策多出其手。天兴五年(402
官名。唐贞观二十三年(649)高宗即位后,因避讳改民部尚书置,为尚书省户部长官,员一人,正三品。龙朔二年(662)改称司元太常伯,咸亨元年(670)复旧;光宅元年(684)改称地官尚书,神龙元年(70
清末资产阶级立宪派团体政闻社纲领性文件。光绪三十三年九月(1907.10)梁启超在日本东京成立政闻社时发表。宣言改造政府,改造国民,实行君主立宪,创设议会,减杀君权之一部分而以公诸民。宣布以实行国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