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太傅

太傅

官名。(1)西周置,为三公之一,位次太师,在太保上。周成王以毕公为太傅。《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据孔传,其职掌为“傅相天子”,与太师、太保“经纬国事,和理阴阳”。其后历代沿置。《战国策·齐策四》:“齐王……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鲍彪注:“太傅本周官,此齐大臣也。”春秋、战国沿置,执掌军政,辅佐君王。西汉平帝时与太师、太保、少傅合称四辅,位上公,无实际职司。新莽沿置。东汉以授元老重臣,居百官之首,秩万石。明帝以后,诸帝即位时皆置,兼录尚书事,行使宰相职权,有缺不补。魏、晋、南朝宋皆一品,梁十八班,陈一品、秩万石,北魏、北齐亦一品。位虽尊荣,但除两晋时执掌朝政外,多安置元老勋旧,无职司。北魏、北齐与太师、太保并号三师。北周列为三公之一,正九命。隋初复号三师,正一品,大业三年(607)罢。唐复置,用作赠予元老大臣的荣衔,正一品。天宝前除授甚少,唐末五代用为藩镇加官,遂至冗滥。北宋初用为宰相、亲王、使相的加官,正一品。政和二年(1112)改号三公,执掌朝政,行使宰相职权,后亦作为勋臣加官。南宋沿置。辽、金、元皆为加官、赠官,正一品。明初置为皇帝的辅弼大臣,权任颇重。建文间罢,仁宗复置。后渐成虚衔,为勋戚大臣的加官、赠官,正一品。清代沿置。(2)太子太傅的简称。(3)西汉初诸侯王国亦置,辅导国王,诸侯王不守法,则向朝廷举奏。成帝时改称“”或“王傅”。

猜你喜欢

  • 医和

    春秋时秦国名医。提出“淫生六疾”的医学理论,论述“阴、阳、风、雨、晦、明”六气与疾病的关系,认为六气协调使人健康,“过则为菑”。晋平公十七年(前541),晋平公病,求医于秦,秦景公使往晋。视平公气色说

  • 淮南西路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分淮南路置,至道三年(997)复与淮南东路合为淮南路,熙宁五年(1072)又分淮南路置,简称淮西路。治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凤阳、肥东和江苏江浦等县以西,湖北

  • 倪仁吉

    1607—1685明末浙江浦江人,字心蕙,号凝香子。进士倪尚忠之女。能诗善绣,尤工发绣。天启四年(1624)嫁吴之艺为妻。六年守寡,著书绘画度日。著有刺绣书《绣心经》及诗歌《凝香阁诗稿》、《宫意图诗》

  • 酒名。用黑黍(秬)蒸饭酿造的香酒。商代已出现。《诗·大雅·江汉》:“柜鬯一卣。”“凡挚,天子鬯。”

  • 郑雍

    1031—1098北宋襄邑(今河南睢县)人,字公肃。嘉祐进士,调兖州推官。历秘阁校理、知太常礼院,坐事通判峡州,知池州。还知太常礼院,历开封府推官、判官。元丰中为嘉王、岐王府记室参军。哲宗立,擢起居郎

  • 黄岩(巖)县

    唐天授元年(690)更永宁县置。治今浙江台州市黄岩区。元元贞元年(1295),升为黄岩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降为黄岩县。历属台州、台州府。1989年撤县改市。不久撤市改区。

  • 玄秘塔碑

    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金鱼袋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即《大达法师玄秘塔铭》。今存陕西西安碑林。唐会昌元年(841)刻。裴休撰,柳公权书。楷书二十八行,行五十四字。下端

  • 英皇

    即宋英宗。见“英庙”。

  • 物理论

    书名。魏晋间杨泉著。十六卷。以论述气一元论为内容。认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夫天,元气也,皓然而已,无他物焉”,即天地万物皆由水之气生。“人含气而生,精尽而死。……譬如火焉,薪尽而

  • 天理

    哲学范畴。始见于先秦,原指不可违反之自然法则,如《庄子·天运》:“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韩非子·大体》:“不逆天理。”又指所谓“禀于自然”之“天性”,《礼记·乐记》:“好恶无节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