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补
清初圈占民人土地辟为庄田、牧场,安置东来旗人。顺治十年(1653)停止圈拨,“游牧投来人丁”,以旗下退出荒地补给,是为圈补。旗人往往乘圈补之机圈占接壤民地。
清初圈占民人土地辟为庄田、牧场,安置东来旗人。顺治十年(1653)停止圈拨,“游牧投来人丁”,以旗下退出荒地补给,是为圈补。旗人往往乘圈补之机圈占接壤民地。
撒拉语音译,意为兄弟、本家子。撤拉族社会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近亲组织。由同父或同祖父的若干家庭组成。各家在典当、出卖土地时,本“阿格乃”有优先购买权,并在生产上有互助习惯。
仆(僕)官名。西汉中书谒者仆射的省称,为中书谒者令之副,隶少府。二者同掌传达诏令章奏,皆由宦者充任。成帝时罢。三国吴复置。
古时月夜承接露水的器皿。晋干宝《搜神记》十三:“夫金之性,一也,以五月丙午日中铸为阳燧,以十一月壬子夜半铸为阴燧。”汪绍楹校:“言丙午日铸为阳燧,可取火;壬子夜铸为阴燧,可取水也。”南朝梁元帝《玄览赋
画卷名。清金廷标绘。纸本设色,纵33.8厘米,横1438厘米,共两卷。清廷平定大小金川后,下令沿边各督抚于所属境内各族以及交往各国,绘其服饰状貌,汇送军机处,金廷标等据此绘制。族属凡三百,男女别幅,共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司门下大夫属官。掌边境关门的启闭,并负责控制人员和货物的出入。正二命。下设司关下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1863—1929江苏丹徒(今属镇江)人,字善余。清光绪十四年(1888)优贡生。中年肄业江阴南菁书院。曾入两湖总督张之洞幕,管摄两湖学务。戊戌变法时,作《卫经答问》驳康学。后受两江总督端方聘赴武昌,
明清时与瑶山、官府及商人均有交结的人。多以通报官府动静,取得瑶民信任,充当入山贸易的商人与瑶山之间的中间人。平时为官府刺探瑶山虚实,镇压时充当向导,通过此类活动取得不正当的利益。
年号。(1)晋武帝年号(275—280)。凡六年。(2)十六国后凉吕纂年号(399—401)。凡三年。
江浙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36年(一说1937年)最先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四、五千年左右。主要分布于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市,还有杭州水田畈、吴兴(今湖州)钱山漾和邱城、
1760—1839清山东德州人,字南石。乾隆进士。嘉庆初任军机章京,参与策划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嘉庆十六年(1811)以光禄寺少卿加四品卿衔兼军机大臣,参与镇压林清、李文成起义,为仁宗所重用,擢礼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