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唐
一作司马庾。战国时秦国大夫。约与魏文侯同时。秦欲攻魏,他劝阻秦君,以为魏礼遇贤者段干木,故不可加兵于魏。见《吕氏春秋·期贤》。
一作司马庾。战国时秦国大夫。约与魏文侯同时。秦欲攻魏,他劝阻秦君,以为魏礼遇贤者段干木,故不可加兵于魏。见《吕氏春秋·期贤》。
1856—1875清娘布沃噶章细人。藏族。咸丰八年(1858)经金瓶掣签认定,由摄政热振呼图克图为之剃发取名,暂住罗布林卡。十年迎入布达拉宫坐床。同治四年(1865)拜卸任噶丹池巴罗桑钦饶旺觉为师,受
明代审判制度。因气候炎热而采取的一种宽大审判。始于永乐二年(1404),初止决遣轻罪囚徒,命出狱听候。成化后逐渐放宽,有重罪矜疑、轻罪减等、枷号疏放诸例。时间一般在阴历小满后十余日,由司礼监传旨下刑部
西夏监军司名。驻地在葫芦河附近(今宁夏同心一带)。防卫守镇戍军。
唐咸亨二年(671)以温汤宫(或名汤泉宫)改称。即今陕西西安市北华清池。天宝六载(747)改名华清池。据载,开元以来玄宗每岁十月临幸,岁尽乃归。
在今河南商丘市北。《资治通鉴》:南朝陈太建十二年(580),北周杨坚使于仲文击尉迟迥将檀让于河南,“军至蓼堤,去梁郡七里”,即此。
殷墟甲骨文雍己二字作合文。商王。名伷。大庚之子,小甲之弟。 卜辞中雍己之祀序是大戊、雍己、仲丁,与《史记·殷本纪》之世序雍己、太戊、仲丁不同。殷墟卜辞中列为旁系先王祭祀。雍父 相传为黄帝之臣。杵臼的创
土司名。元置,旋废。明洪武三十年(1397)复置,旋又废,永乐元年(1403)复置。清顺治间归附,康熙二年(1663)废。长官莫姓,治今贵州平塘县西南。居民主要为布依族。
官名。北宋政和二年(1112)改旧武臣阶官引进副使为中卫郎,从七品。
战国时国家收藏财货物品以及文书之仓库重地。《孟子·梁惠王下》:“君之仓廪实,府库充。”《周礼·天官·大府》:“凡万民之贡,以充府库。”《史记·商君列传》:“功名藏于府库。”后亦称官吏居所及车具兵甲储存
即“白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