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叟宴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三月,圣祖六十大寿,在畅春园设大宴,年六十五岁以上之现任及致仕官员并士庶等参与其宴,数逾千人,是为千叟宴之创例。六十一年正月,又在乾清宫前分别赐宴八旗文武大臣官员和汉文武大臣官员,有年六十五以上者(包括致仕、退黜人员)一千余人参与其宴,宴上赋诗曰“千叟宴诗”,千叟宴由是闻名。后乾隆五十年(1785)及嘉庆元年(1796)又仿康熙之例,在乾清宫和宁寿宫皇极殿各行一次,与宴之大臣官员士庶及外国使臣等均达数千人。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三月,圣祖六十大寿,在畅春园设大宴,年六十五岁以上之现任及致仕官员并士庶等参与其宴,数逾千人,是为千叟宴之创例。六十一年正月,又在乾清宫前分别赐宴八旗文武大臣官员和汉文武大臣官员,有年六十五以上者(包括致仕、退黜人员)一千余人参与其宴,宴上赋诗曰“千叟宴诗”,千叟宴由是闻名。后乾隆五十年(1785)及嘉庆元年(1796)又仿康熙之例,在乾清宫和宁寿宫皇极殿各行一次,与宴之大臣官员士庶及外国使臣等均达数千人。
天文仪器。为一尺见方石板。石板中央有一较深圆孔,圆孔之外有一半径近四寸的大圆,周边刻有六十九个浅孔,孔距相等,共占圆周三分之二略多。从每个浅孔有直线引至圆心;浅孔上标数码,按顺时针排列,书法为小篆,可
①西夏军官。为第一等,有副统辅佐。②明英宗年号(1436—1449)。凡十四年。
1100—1178宋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字彦平,号乐庵。绍兴进士,授吴江主簿。有部使者怙势作威、侵刻百姓。他投劾于府,拂衣而归。后知溧阳县,留心民政。隆兴二年(1164)召入为监察御史。历司封郎
学校名,专为教育皇族子弟而设。北魏太和元年(477)文明冯太后令皇子皇孙,别置学馆,当是皇宗学之起源。十六年,孝文帝至皇宗学,亲问博士经义。迁洛后废,改置四门小学以训教皇宗。景明初,任城王元澄请修复皇
《鄀公敄人钟》作上鄀。西周、春秋国名。允姓。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南。《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前635):“秦、晋伐都。”杜预以为“鄀本在商密(今河南内乡县、陕西商州市间),秦、楚界上小国,其后迁于南郡鄀县”
西汉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所学涉猎甚广而不专。曾给事颍阴侯为骑。文帝时,借亡秦为喻,言治乱之道,名曰《至言》。指出秦时“劳罢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亡(无)罪而死刑者无所告诉,人与之为怨,家与之
晋上党(今山西长治市北)人,字孝宗。好学,师事尚书杜预,专长《春秋》、郑氏《易》,并精通刑书。晋末,历廷尉、东安太守。刘琨治并州,以为从事中郎。琨败后,降石勒为理曹参军,持法平详。勒称赵王,署为律学祭
明兀良哈三卫之一。洪武二十二年(1389)置。因地在古夫余国得名。辖区初在今黑龙江省嫩江下游一带。宣德、正统后南迁至今辽宁辽阳、沈阳、铁岭、开原一带。十六世纪中叶后为蒙古科尔沁部所吞并。
?—前545春秋时楚国人,字子木。官莫敖,楚康王十二年(前548),任令尹。是年,率师伐舒鸠,吴来救,败吴师,遂灭舒鸠。十四年,因与宋向戌、晋赵武友善,与赵武响应向戌倡议的诸侯弭兵,参加于宋举行的弭兵
官名。唐始置,为内诸司使之一。宋属东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用为医官迁转之阶。咸平元年(998)定同六品,元丰改制降为正七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医官官阶,改和安、成和、成安、成全大夫。金为军器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