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和
春秋时秦国名医。提出“淫生六疾”的医学理论,论述“阴、阳、风、雨、晦、明”六气与疾病的关系,认为六气协调使人健康,“过则为菑”。晋平公十七年(前541),晋平公病,求医于秦,秦景公使往晋。视平公气色说,病非鬼神、饮食所致,乃被女色迷惑,非药物可为,劝其生活节制,疾可自愈,如“淫溺惑乱”,“不节不时”则属不治之症。晋人以厚礼送归。还主张臣对君要“谏惑”,反对“直不辅曲,明不规暗”。
春秋时秦国名医。提出“淫生六疾”的医学理论,论述“阴、阳、风、雨、晦、明”六气与疾病的关系,认为六气协调使人健康,“过则为菑”。晋平公十七年(前541),晋平公病,求医于秦,秦景公使往晋。视平公气色说,病非鬼神、饮食所致,乃被女色迷惑,非药物可为,劝其生活节制,疾可自愈,如“淫溺惑乱”,“不节不时”则属不治之症。晋人以厚礼送归。还主张臣对君要“谏惑”,反对“直不辅曲,明不规暗”。
书名。诗话集。南宋魏庆之编。庆之,字醇甫,号菊庄,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全书二十一卷。卷一至卷十一论诗艺、体裁、格律及表现手法等,卷十二以下论两汉至宋作家、作品。此书编录宋人诗话甚富,尤详于南宋,与胡
官署名。南朝梁初置,以令、丞为长贰,隶少府卿。后省。北齐亦置,隶太府寺,以令、丞为长贰,又领别局、泾州丝局、雍州丝局、定州绸绫局四局丞。隋代因避讳改称内尚方署,隶少府监。唐初复名中尚方署,掌供郊祀圭璧
871或873—932唐末五代洛阳(今属河南)人,字莹之。朱温镇汴,招为帐下亲兵。以征战有功,累迁厅子都指挥使。同光元年(923)降后唐。赐姓李,名绍虔。明宗时,拜宋州节度使、齐州防御使,驻瓦桥关抵御
?—547北朝时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字惠保。鲜卑族。初从柱国大将军尔朱荣讨葛荣,后随贺拔岳俘万俟丑奴,迁征西将军。岳为侯莫陈悦所害,与寇洛、赵贵共谋拥戴夏州刺史宇文泰。西魏大统元年(535)
释鲁又作述澜、率懒。契丹迭剌部人。辽玄祖匀德实第三子,太祖阿保机之伯父。遥辇氏痕德堇可汗时,为于越。北征于厥、室韦,南略易、定及奚、霫。史称释鲁时始筑城邑,种树桑麻。年五十七,被子滑哥杀死。兴宗重熙二
书名。三国魏文帝曹丕撰。原文凡五卷,二十篇,曾刊刻于都城洛阳太学内。后因石碑毁废,仅存《自叙》和《论文》两篇。其中《论文》分析文人相轻原因,评价“建安七子”之作,强调文章应以“气”为主,认为文章乃经国
本南康路,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改为西宁府,次年又改为南康府。治所、辖境同南康路。属江西行省。1912年废。
官名。西汉置。掌皇太后宫中事务,职如大长秋,位在大长秋上。秩二千石。景帝中六年(前144),更名*长信少府。
935—1010北宋开封襄邑(今河南睢县)人,字仲仪,一作少仪。乾德进士。事太宗于藩邸。太平兴国初,擢著作佐郎,兼皇子侍讲。迁中书舍人,屡同知贡举,领京朝官差遣院。太平兴国七年(982),参知政事。八
书名。近人马相伯撰。一册。书中多关天主教事之作,间有少数文字议及洋务活动及时局者。有1937年排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