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公羊何氏释例

公羊何氏释例

书名。全称《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又称《春秋公羊释例》或《公羊春秋何氏释例》。清刘逢禄著。十卷。谓东汉何休“生古文盛行之日,廓开众说,整齐传义,传经之功,时罕其匹”(《公羊解诂笺叙》),又谓魏晋以来所谓“微言大义” 已久不明于世,乃依据何休《公羊解诂》撰成此书。强调“《春秋》垂法万世”(卷三《褒例》),系“五经之筦钥”(《叙》)。发挥“张三世”、“通三统”等公羊义理。提出“礼者刑之精华”,“刑者礼之科条”(卷五《律意轻重例》)等观点。为清代今文经学派重要著作之一。收入《皇清经解》。

猜你喜欢

  • 李兰秤漏

    北魏道士李兰创制的一种刻漏。见“秤漏”。

  • 乌林之役

    即“赤壁之战”。

  • 都头

    官名。(1)唐僖宗入蜀后神策新军五十四都各置为统兵官,亦称都将。五代、宋代为禁军步军诸都统兵官,领副都头及十将、将虞候、承局、押官等属官。(2)县役通称。清梁章鉅《称谓录》卷二十六《各役·都头》:“唐

  • 汝南郡

    汉王四年(前203)置。治平舆县(今属河南)。辖境相当今河南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茨河、西肥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东汉以后治所屡迁。辖境渐小。东汉、魏、晋属豫州。东晋移治悬瓠城(今

  • 无念

    佛教名词。无妄念之谓。正念、真念、真如之别称。指“六根”(眼、耳、鼻、舌、身、识)的闻见觉知不为世俗之见所动。佛教认为各种“业”和“惑”因“妄念”而生,无有“妄念”,就是“真如”,故亦称“无念真如”。

  • 桂王

    即“朱由榔”。

  • 玄始

    北凉沮渠蒙逊年号(412—428)。凡十七年。

  • 徐用仪

    1826—1900清浙江海盐人,字吉甫,别字筱云。咸丰举人。同治元年(1862)充军机章京,兼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累迁至工部右侍郎。光绪十年(1884)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历任兵部、吏部左侍郎。二

  • 杨氏县

    春秋晋分羊舌氏邑置。治今山西洪洞县东南范村。《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前514):晋灭羊舌氏,分其地为三县。以“僚安为杨氏大夫”,即此。西汉改为杨县。

  • 韩继思

    明陕西泾阳人,字正堂。万历进士,授翰林官。崇祯三年(1630)官至刑部尚书。不久以办耿如杞案忤帝意,削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