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祆儿都司”。
隋开皇九年(589)置。初治余杭县(今余杭市西南余杭镇),后移钱唐县(唐作钱塘,今杭州市),依柳浦西凤凰山麓筑州城,周回三十六里余。隋炀帝开运河,西通关中,北抵燕赵,东南经由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以余杭
春秋楚邑。在今湖北钟祥市北。《左传》庄公十九年(前675):楚子伐黄,“还,及湫,有疾”,即此。
?—1465明贵州东南地区人。侗族。正统十四年(1449),以号称三十万之众围攻铜鼓卫(今锦屏地),被都督陈友击退。其后,明廷从兵部尚书于谦议,继续镇压。至成化元年(1465),终为明将庄荣所执杀。
390—452北魏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字虎符。神䴥中,太武帝征为中书博士,转侍郎,迁淮阳太守。以学优,选授文成帝经书,加中散、内博士,赐爵高邑子。文成帝即位,卒于洛州刺史任。
?—1889清安徽泗州(今泗县)人。由文童投效湘军。同治三年(1864)从湘军攻下天京后擢知县。五年由湖北巡抚曾国荃调鄂镇压捻军。十年赴甘肃佐刘锦棠营务,镇压回民起义,升同知。后随军赴新疆攻剿阿古柏,
清末以来文人据高宗*容妃事迹附会而成的笔记小说中人物。
?—936五代时汴州开封(今属河南)人。初仕后梁,为郓州粮料使。后唐明宗时,充三司使,兼判户部、度支、盐铁。号为有心计,然无所建树。末帝时,为吏部尚书兼平章事,仍判三司。与石敬瑭交恶。后唐亡,被杀。
又译乌底改、兀的哥。金、元时期对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森林地区狩猎民族的总称。《金史》称野居女直,明人称野人女真,或译乌德赫。
汉代匈奴秋祭之处。《汉书·匈奴传》:“秋,马肥,大会蹛林,课校人畜计。”颜师古注:“服虔曰:‘蹛音带,匈奴秋社八月中皆会祭处也。’蹛者,绕林木而祭也。鲜卑之俗,自古相传,秋天之祭,无林木者尚竖柳枝,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