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人治

人治

古代的贤人政治。儒墨两家都强调“得人”对治国的重要作用。《礼记·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墨子·尚贤中》:“王公大人明乎以尚贤使能为政,是以民无饥而不得食,寒而不得衣,劳而不得息,乱而不得治者。”儒家之人治思想目的在行“文武之道”,选人标准服从于“亲亲”原则。墨家之人治观念目的在行“墨者之义”,选人标准服从于“兼爱”原则,要求“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尚贤上》)。两家旨趣相异。

猜你喜欢

  • ①夏方国。在今山东鄄城县东北。为商汤所攻灭。《诗·商颂·长发》:“韦、顾既伐,昆吾、夏桀。”春秋为齐邑。《左传》哀公二十一年(前474):“公及齐侯、邾子盟于顾。”《汉书·古今人表》“顾”作“鼓”。②

  • 辟望镇

    在今广东澄海市。明洪武五年(1372)置巡司。嘉靖三十八年(1559)败倭寇于南阳湾,倭奔辟望港口,次年平之,即此。四十二年改置为澄海县。

  • 中兴遗史

    书名。南宋赵甡之撰。六十卷,一作二十卷。记南宋初年军事甚详,而于朝政则甚略。宁宗庆元中上进。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谓书中有记张浚攻濠州一段,自称姓名为开封张鉴,因疑此书非甡之所作。已佚。

  • 义疏

    疏解经义之书,其名源于六朝佛家解释佛典。后泛指补充和解释旧注的疏证。如清郝懿行《尔雅义疏》。

  • 漷阴县

    辽以漷阴镇置。治今北京市通州区东南漷县镇。属析津府。金、元初属大兴府。至元十三年(1276)升为漷州。

  • 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明永乐时分步骑军为中军、左右掖、左右哨,合为五军。嘉靖时中军、哨、掖之名均罢。后改以哨为较小的编制单位,以三千一百二十人为一枝,每枝分中、左、右哨。清代亦有此称。咸丰后,陆军每百人

  • 红盔将军

    明侍卫上直军士之一。永乐中置,隶*三千营,备宿卫。后隶*神枢营,计二千五百人。

  • 邹元标

    1551—1624明江西吉水人,字尔瞻,号南皋。万历进士。初入仕即因疏劾张居正夺情,谪戍贵州都匀卫。万历十一年(1583),召为吏科给事中,又以直谏忤帝。后丁忧归,筑仁文书院,讲学几三十年。天启元年(

  • 卧碑

    明清学碑之一。明洪武十五年(1682),太祖颁禁例十二条于天下学校,全文刻碑上,置各校明伦堂之左,令在校师生永远遵守,如有不遵,并以违制论。禁例规定:生员不得轻至公门,勾结官府,并须再三劝告父母等人毋

  • 勾股义

    书名。明徐光启撰。作者认为测量学之中法与西法一致,中法虽具方法而原理隐匿,遂又撰是书,旨在用《几何原本》中的定理证明中国勾股测量理论,亦为说明《几何原本》之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