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伏氏
乞伏亦作乞扶、乞佛、乞步。陇西鲜卑的一支。以部为氏。原居漠北,后出阴山南徙,居苑川(今甘肃榆中大营川)。东晋咸和中,乞伏司繁率部迁度坚山。兼并其他鲜卑部落,势力增强。东晋咸安元年(371)降附前秦。太元十年(385)首领乞伏国仁建国,史称西秦。建弘九年(428)子乞伏慕末即位,改元永弘,四年(431)为夏赫连定所并。北魏时,乞伏氏部分改姓扶氏。
乞伏亦作乞扶、乞佛、乞步。陇西鲜卑的一支。以部为氏。原居漠北,后出阴山南徙,居苑川(今甘肃榆中大营川)。东晋咸和中,乞伏司繁率部迁度坚山。兼并其他鲜卑部落,势力增强。东晋咸安元年(371)降附前秦。太元十年(385)首领乞伏国仁建国,史称西秦。建弘九年(428)子乞伏慕末即位,改元永弘,四年(431)为夏赫连定所并。北魏时,乞伏氏部分改姓扶氏。
一作菠棱,又名波斯草。即菠菜。据《唐会要》载,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尼婆罗国来献方物,其中有菠稜菜。刘禹锡《嘉话录》云:“菠棱种出自西国,有僧将其子来,云本是颇陵国之种,语讹为菠棱耳。”
书名。近人康有为撰。记戊戌变法时期光绪帝推行新政等事,兼及光绪帝的个人品格。颇多赞美之词。有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刊本。
官名。宋无品武阶官。位同进勇副尉下,守阙进勇副尉上。
①佛教名词。合梵文Sila(戒、持戒)和Vinaya(律)的意译而成,或仅指“戒”言。戒者,制也,含禁绝、制止之义,有五戒(一不杀生;二不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比
古代青铜器纹饰。纹形为蝉的图案化形象,有的略呈三角状不易辨出蝉形。盛行于商至西周。蝉纹
学校名。清宣统元年(1909)度支部在北京设立。并拟定《财政学堂章程》七章五十条。先设中等科,讲授外国语言文字及有关财政之普通学,三年毕业,再升入高等科。另设别科,造就京外候补候选人员和举贡人等,三年
又称周侯、西伯、姬伯,周原甲骨文作周方伯。姬姓,名昌。王季之子,武王之父。原为商朝的诸侯,三公之一,封西伯。能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等人皆先后投奔。商纣暴虐,作炮烙之刑
元大都(今北京)人,字汉卿,号松庭。大德七年(1303),著《四元玉鉴》三卷,凡二百八十问,列开方演段诸图凡四十一,总结宋、元四元术(四元高次方程组)及消元解法,列出高阶等差级数的内插公式。又著《算学
见“坑户”。
见“中英混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