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战辑
书名。一名《中日战辑图考》。清王炳耀编。六卷。辑录《万国公报》等报所载有关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之上谕、奏议、函牍、书札等而成,颇多美国传教士林乐知的文字。分述朝鲜内乱、中日战端、遣使议和、两国全权大臣问答记等,及中外人士关于战事之议论。别录胡遹芬奏变法自强条陈疏,叶耀元上张之洞书。并附有《水战形图》、《陆战地图》、《地球全图》、《十八省图》、《台湾全图》、《春秋地图》。
书名。一名《中日战辑图考》。清王炳耀编。六卷。辑录《万国公报》等报所载有关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之上谕、奏议、函牍、书札等而成,颇多美国传教士林乐知的文字。分述朝鲜内乱、中日战端、遣使议和、两国全权大臣问答记等,及中外人士关于战事之议论。别录胡遹芬奏变法自强条陈疏,叶耀元上张之洞书。并附有《水战形图》、《陆战地图》、《地球全图》、《十八省图》、《台湾全图》、《春秋地图》。
隋开皇五年(585)改潼州置,“因临绵水为名”(《元和郡县志》)。治巴西县(今绵阳市东)。辖境相当今四川绵阳、江油、安县等市、县地。大业初改为金山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绵州。天宝元年(742)改
即“亦思马因”。
明成化十七年(1481)置。治大同府城(今山西大同市)。嘉靖中移治今山西朔州市平鲁区西北平鲁镇。《明通鉴》:嘉靖二十年(1541),北寇分道入犯,济农由平虏卫入,即此。清雍正三年(1725)改置平鲁县
1525—1593明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字伯玉,号太函、南溟等。嘉靖进士,授义乌知县。教民讲武,曾与戚继光募民编练新军,世称义乌兵,参与浙、闽抗倭战争,官至兵部左侍郎,与王世贞并称“两司马”。后以
杂志名。清光绪二十九年四月一日(1903.4.27)在长沙创刊。旬刊。湖南省城学报处主办。为汇编师范馆讲义而设,提倡新学新知。刊有皮锡瑞、许兆魁等所编经学、伦理、理化、数学、教育、地理等学科讲义。已见
书名。元周伯琦撰。三卷,扈从诗一卷。收录著者自顺帝至元六年(1340)任翰林修撰至至正五年(1345)出为海北广东道肃政廉访使时所作诗。扈从诗则为至正十二年任监察御史时扈从上京之作。集中多记朝廷掌故、
?—806唐德宗女。 贞元四年(788)唐与回纥和亲,以之妻回纥长寿天亲可汗,册为智慧端正长寿孝顺可敦。遣使护送,天亲可汗遣其妹骨咄禄毗伽公主及国相跌都督以下千余人出迎,执婿礼。夫死,
?—1211南宋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字灵晖,一字道晖,号山民。好游山水,探幽胜。与赵师秀、翁卷、徐玑并称“永嘉四灵”。能诗,宗尚晚唐,刻意雕琢,意境较狭。著有《芳兰轩集》。
书名。明陈建撰。二十四卷。建字廷肇,号清澜,嘉靖举人,曾任信阳知县。是书始自洪武,迄于正德,对当时影响甚大。隆庆时朝廷认为该书失实舛讹处甚多,命令焚版毁书,但流传仍广。清初马晋允又续此书至天启朝,有刻
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并州置。治随县(今湖北随州市)。唐辖境相当今湖北随州、枣阳等市地。两宋属京西南路。元属德安府,至元十三年(1276)迁治今随州市西南大洪山,不久复迁今市。明洪武二年(1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