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中国教育会

中国教育会

清末资产阶级文化团体。光绪二十八年二月(1902.4)章炳麟、蔡元培、蒋智由、黄宗仰等在上海发起成立,推举蔡为会长。以“编订教科书,改良教育,以为恢复国权之基础”为宗旨,并集结爱国志士从事反满革命活动。是年夏,南洋公学发生学潮,百余人退学,教育会遂以退学学生为基础,组成爱国学社。该社学生全体加入中国教育会。是年冬,又设立爱国女学校。该会每周集会演说,并以《苏报》为阵地,倡言革命。另办有《中国白话报》、军事讲习会等。二十九年四月南京陆师学堂发生退学风潮,学生章士钊等四十余人转入上海爱国学社学习,并成立军国民教育会,每天早晚军训。苏报案发生后,爱国学社被解散。教育会名存实亡。民国时期曾一度有所复兴。

猜你喜欢

  • 四至八到

    古代地理图书用“四至”(东、南、西、北四正)或“八到”(合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表示州县方位距离,合称“四至八到”。《通典·州郡典》始分“至”和“到”,每郡下有“东至”、“南至”、“西至”、“北

  • 历代循良录

    历(歷)书名。清孙蕙撰。一卷。汇次秦汉以迄清初循良事迹,只载县令,不及他官,意谓县令与民最接近。

  • 六月霜

    书名。署静观子著。全书二册十二回。以小说形式记述秋瑾一生事迹,重点写秋瑾英勇殉难。附吴芝瑛所作秋女士传和祭文。清宣统三年(1911)改良小说社印行。

  • 鄙师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为掌一鄙行政事务的长官。

  • 守支

    明代盐法。凡商人纳粟边仓或纳银运司,领得盐引,则以编号为序,下盐场守候支取食盐。因势豪及勋贵之家,利用特权,越次提前支取,故一般商人有祖孙相代而不得支取者。成化十六年(1480)定:永乐、宣德、正统间

  • 荣禄大夫

    金代始置为散官,以授从二品下文官。元代改文官从一品,宣授。明代文、武散官均置,从一品,初授。清代为文职从一品之封赠。

  • 石砫宣慰司

    土司名。明置。在今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境。因辖境内有石潼、砫蒲两关,故名。唐置南宾县。南宋建炎二年(1128)分南宾县地置石砫安抚司(一说宋景定间置)。元初改石砫军民府,旋升军民安抚司。明玉珍据蜀,仍

  • 祭史

    官名。春秋晋置。掌祭山川神祇。

  • 王安石变法

    北宋神宗时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的一次政治改革。宋自庆历新政失败,积贫积弱政局日趋严重。嘉祐三年(1058),王安石上《言事书》,提出改革主张,但未被采纳。熙宁二年(1069)二月,神宗以王安石为参知政

  • 林少猫

    ?—1902亦作林小猫。清末台湾台南人。绿林出身。光绪二十二年(1896)聚众数千人于台南凤山(今高雄)城南凤山岭举义,抗击侵台日军。二十八年,他设宴为母祝寿,日军乘机攻山,与部众同遭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