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浑天仪图注”。
1836—1895清安徽合肥人,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咸丰四年(1854)在乡办团练,对抗捻军和太平军,擢千总。同治元年(1862年)率部加入淮军,称“铭字营”,长期在苏浙地区镇压太平军,由参将、副将、
1754—1835清蒙古正蓝旗人,玛拉特氏,字湘浦。初以繙译生员授理藩院笔帖式。历官内阁学士,兼副都统。乾隆五十年(1785),出任库伦办事大臣,治俄罗斯贸易事,边禁严而不扰。累官御前侍卫、内务府大臣
即“亦思马因”。
禁卫军指挥机构。(1)隋开皇十八年(598)置,大业三年(607)改为右骁骑。(2)隋大业三年(607)改右领左右府置,设备身郎将一员为长官,直斋二员以为副,与右备身府同掌侍卫皇帝左右的亲信禁军,职任
陶瓷名词。一般指在普通陶胎上施某种颜色的铅釉,在700—800℃火候下烧成,表面有光亮色彩釉层的陶器。这是一种低温铅釉陶,至迟在西汉时出现,东汉时盛行,多作为随葬明器。
一作昭亭山。在今安徽宣州市北。南朝诗人谢脁、唐诗人李白等均有诗咏之。
官名。北魏置。统帅内三郎,掌宫中侍卫,随皇帝出征时,负看管被俘敌将之责。下统三郎将、三郎卫士等。
?—3西汉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北)人。哀帝时,为右曹、侍郎。因给事中申咸劾奏其父宣不孝,乃使客斫伤之。事下有司,减罪一等,徙敦煌。后私归长安。平帝元始三年(3),以吕宽狱牵连,为王莽所杀。
唐末五代河西敦煌(今属甘肃)人,字少逸。少好学聪悟,通章句。初为僧,居长安慈恩寺。后累历韩建、朱温幕职。后梁开平二年(908),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以风疾致仕,卒于洛阳。著有诗词、笺表等多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