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骁骑营

骁骑营

清代八旗都统直属的军队。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规定,行营马兵随固山额真(都统) 打仗, 称为阿礼哈超哈,其营称为阿礼哈超哈营,此即最早的骁骑营。顺治时定制:以骁骑营为八旗都统的直辖军队,其兵丁称为马甲,满蒙每佐领下各出二十人,汉军每佐领下出四十二人,满、蒙、汉马甲共计二万八千多人。并选其优者为领催,专司册籍。又有弓箭、鞍铁等匠役,亦自各佐领所属人丁中征取。骁骑营由八旗都统分别统领,满、蒙、汉军分别为营(驻防八旗则满、蒙、汉军合并为营)。汉军骁骑营另有附设的炮营、枪营、护枪籐牌军。八旗都统直辖的骁骑营驻防京师,称为驻京八旗,以皇城为中心,按方位驻扎。驻防都统所统的骁骑营分别驻防畿辅及各省,各驻防处所若无驻防都统、副都统,则由当地的驻防将军统辖。骁骑营在都统之下设骁骑参领、骁骑佐领、骁骑校等官,分辖营兵。所用军器、火器,一部分由官府发给,一部分照定式自制,按时点验。满、蒙旗的军马,自设官马圈派官兵喂养。各营定期操练骑射、步射与合操,每三年检阅一次。

猜你喜欢

  • 壮威将军

    见“十壮将军”。

  • 县政府地政科

    县政府内部分科之一。国民党政府于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裁土地局后置,以科长为主官。掌理土地测量登记、土地征收、垦荒、业主佃户争议处理、土地使用重行划分。

  • 管理乐部大臣

    官名。清置,为乐部的长官,见“乐部”。

  • 都士

    ①官名。《周礼》秋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都家狱讼。《周礼·秋官》: “都士,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郑玄注:都“家之士,主治都家吏民之狱讼以告方士者。② 州都别称。应

  • 内茶纸库

    官署名。宋初置,掌供给皇帝御用龙凤细茶及纸墨等物,以诸司使、诸司副使及内侍二人主管。后废。官库名。宋置,掌供御用龙凤细茶及纸墨等物。设监官二人,以诸司使副及内侍充任。后罢废。

  • 沙鲁田地里管民万户

    官名。元朝乌思藏十三万户之一,隶乌思藏宣慰司,治所在今西藏日喀则县霞炉乡。

  • 太皇

    1、皇帝的父亲。《汉书·儒林传·申公》:“太皇窦太后喜老子言,不说儒术。”2、太皇太后的省称。《宋史·贾似道传》:“太皇(太后)许我不死。”

  • 步军将军

    官名。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废天威军后,以其军士隶左右神策军,乃置二员,从五品。

  • 典言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典之一。属尚宫局,员二人,从七品,为司言之佐。唐朝改正七品。协掌宣传启奏之事。宋沿置,属尚书内省,金、明悉如唐制。明永乐 (1403—1424) 后尽归其职于宦官。

  • 礼闱

    明清时对于会试的别称,因会试是由礼部主管的,故有此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