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部刺史

部刺史

官名。即刺史。汉朝刺史分部,故名。详见“刺史”。


官名,即刺史,也称牧。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成帝绥和元年更名牧,秩二千石。哀帝建平二年复为刺史,元寿二年复为牧。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八年复为刺史,十二人各主一州,其余一州属司隶校尉。各州常以八月巡行所部郡国,隶囚徒,考殿最。起初,年终到京都奏事,中兴后由计吏代行奏事。后为一州的军政长官,东汉末年,形成割据。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

猜你喜欢

  • 御侮副尉

    武散官名。唐宋置,唐制秩从八品下,宋制,秩从八品。

  • 禁兵

    亦称禁军,原指皇帝的亲兵,北宋时用作正规军的称号。宋初挑选琵琶腿(大腿粗壮)、车轴身(肩宽腰细)、高度适中(五尺五寸至五尺六寸)、体力强壮的军人,充当禁军,集中京师,成为全国的正规军。各赐以美名为番号

  • 参书

    官名。元奎章阁学士院置,员额二人,参掌文词、翰墨等事。

  • 上都醴源仓

    官署名。秩从九品。设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隶宣徽院,掌大都转送至上都的酒材,酿造皇帝等巡幸上都所需酒食。置大使、直长各一员。

  • 边候

    官名。春秋时吴国置。负责边境侦察敌情的小吏。《韩非子·说林上》: “子胥出走,边候得之。”

  • 长流参军

    “长流贼曹参军”与“长流贼曹参军事”省称。官名。晋朝始设此官,为军府及三公的属官,掌管刑狱捕贼等事。南北朝也多设此官。《通典职官二总叙三师三公以下属官》:“(南齐)凡公督府置佐长史司马各一人……长流、

  • 太子骑官备身幢主

    参见“太子骑官备身五职”。

  • 钟氏

    官名。《周礼》冬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染鸟羽以为旌旗及车饰的工官。《周礼·冬官·考工记》: “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郑玄注: “羽所以饰旗及王后之车。”

  • 武英殿舍人

    官名。“直武英殿西房中书舍人”之简称。参见“直武英殿西房中书舍人”。

  • 榷场兼酒使司

    官署名。金朝榷场与酒税相兼者称榷场兼酒使司。管理贸易及酒税。根据课税数额定立官吏人数。长官为酒榷场使,秩从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