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詹事

詹事

官名。战国秦为管理太后、王后、太子诸宫庶务的官员。秦、西汉皇太后、皇后、太子宫皆置,秩二千石(一说真二千石),亦有秩中二千石者。皇太后宫所置冠以宫名,称长信詹事,地位在九卿之上,掌宫内大小庶务,景帝时改名少府,有长信少府、长乐少府等名目,哀帝时曾置左、右詹事,不久罢。皇后宫所置亦称中少府,掌宫内供御侍奉事务,与大长秋(将行)分领后宫官属,辖中长秋,私府、永巷、仓、厩、祠祀、食官令丞,诸中宫宦者皆属之。成帝鸿嘉三年(前18)省并大长秋,哀帝时复置左、右詹事,不久罢。太子宫所置职掌略同,兼掌警卫、刑狱、食邑车马等事,东宫诸辅导侍从顾问宿卫之官隶太子太傅少傅,诸供奉之官如太子率更令、家令、仆、中盾、卫率长、厨长、厩长等则悉隶詹事。东汉省,其属官改隶太子少傅。魏、晋以来唯置于太子宫,故亦称太子詹事。位三品,掌东宫内外庶务,明帝以后久不立太子,遂省,其职由太子太傅、少傅兼摄。西晋武帝咸宁二年(275)因太子二傅皆由诸公兼领,位望崇高,复置詹事,领东宫庶务,后或省或置,惠帝太安(302—303)以后常置。自后太子诸师傅虽以辅导为名,詹事实负辅翊教导太子之责,兼掌东宫一切事务、官属。两晋南北朝东宫地位极重,官属齐备,拟于朝廷,时号宫朝,诸卫率各领其兵,常任征伐,詹事任总宫朝,当时称其职比朝廷之尚书令,领军将军、位权甚重,有时亦参预朝政。其官署称府,属官有太子家令、率更令、仆、门大夫、左右卫率(或增置前、后卫率)、中庶子、中舍人、食官令、庶子、舍人、洗马、屯骑步兵、翊军校尉,冗从仆射、旅贲中郎将、左右积弩将军、殿中将军等。晋、宋三品,梁十四班,陈三品、中二千石。北魏初分置左、右,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二品下,后并为一员,二十三年改三品。北齐三品,领东宫三寺及左右卫坊、门下坊、典书坊。北周改置太子宫正宫尹。隋初复置,旋省。唐朝复置为詹事府长官,正三品,掌东宫三寺十率府之政。位高职闲,多用以安置退罢大臣。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端尹,咸亨元年(670)复旧,武则天天授(690—692)中改名宫尹,中宗神龙元年(705)再复。宋朝初年为闲散之职,止食其俸禄,真宗天禧四年(1020)以后,建储辄置,领本职,多以他官兼任,从三品。时东宫官多阙,或虽设而无职司,詹事职事闲简。辽、金、元为詹事院长官。辽制不详。金从三品,掌东宫内外庶务,隶宫师府,三寺、诸率府亦直属官师府;元置省无常,或置左右詹事、副詹事,或单置詹事,或改名储庆使、储政院使,秩正二品至从一品,掌辅翼皇太子,管理东宫官属,职任较重。明初置左、右副詹事等为东宫官,皆以勋旧大臣兼领,洪武二十二年(1389)置詹事院,二十五年改院为府,置詹事一员为长官,正三品,掌辅导太子,统詹事府、左右春坊、司经局之政,多由尚书、侍郎等官兼任,并带翰林院学士衔。清朝亦为詹事府长官,顺治九年(1652)置,十五年裁,康熙十四年(1675)复置,满、汉各一员,正三品,汉员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衔。初犹有辅导太子之职,康熙(1662—1722)以后不立太子,逐定其职掌为文学侍从,经筵充日讲官,典试提学,编纂图书,与翰林官略同。凡秋审朝审及下十卿翰詹科道合议之事,皆入班参与集议。嘉庆二年(1797)裁,五年复置光绪二十四年(1898)裁,旋复,二十八年废。参见“詹事府”、“詹事院”。


官名。秦汉皆置,宦者,掌皇后、太子家及宫中诸宦者;皇后法驾出,则奉引。有丞。属官有太子率更、家令丞、仆、中盾、卫率、厨厩长丞,中长秋、私府、永巷、祠祀、食官令长丞。成帝鸿嘉三年省并大长秋。长信詹事掌皇太后宫,景帝中六年更名长信少府,平帝元始四年又改称长乐少府。东汉无詹事,皇后法驾出,则中谒、中宦者职吏权兼詹事奉引,事讫即罢。宦者诛后,尚书选兼职吏一人奉引。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四·大长秋》。魏复置,领东宫众务。晋置废不定。南朝宋与晋同,齐置詹事府,领官属,梁陈也置。后魏有太子左右詹事;北齐詹事领东宫诸事,统三寺二坊及左右卫;隋初置詹事;唐置詹事府詹事一人,掌内外众务,纠弹非违,总判府事;少詹事一人,为詹事之副。其后历代多沿置。见《通典·职官十二·太子詹事》。

猜你喜欢

  • 浣衣局

    官署名。明朝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俗称浆家房。置掌印太监一员,佥书、监工无定员。凡宫人年老及罢退废宫者,发此局居住。亦有以罪臣家属发往此局者、内官八局,惟此局不在皇城内。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惟此署不

  • 隆州转运司

    参见“济州路转运司”。

  • 河北籴便司

    官署名。宋朝初年,差京朝官掌河北市籴粮草。其后,以转运使兼领。后置河北籴便司专领其事,设提举或勾当官一员掌之。哲宗绍圣三年(1096),复令转运司兼领。元符三年(1100),复置。徽宗大观元年(110

  • 典庸器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有典庸器下士四人,掌藏乐器及庸器。庸器指伐国所获之器。北周仿《周礼》之制置典庸器中士,正二命;典庸器下士,正一命。属春官府乐部中大夫。

  • 太子食官署

    官署名。见“食官署”。

  • 进勇副尉

    宋朝无品武阶官名。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改效用兵甲头置。位在守阙进义副尉下、同进勇副尉上。

  • 左少监

    官名。明初内府神宫监、尚宝监、内官监等以监为名的宦官衙门皆置,各一人,从四品。后渐革。

  • 征东中郎将

    官名。东汉献帝兴平(194—195)间益州牧刘漳置。以州帐下司马赵韪为之,率兵征刘表。见《三国志·刘二牧传》,《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官名,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璋置,掌帅军征伐或驻守。《三国志·蜀书

  • 永巷

    官署名,少府、詹事、大长秋皆设此官署。武帝太初元年,改少府所属之永巷为掖廷(庭)。其长官称令,副长官称丞。掌宫中官婢、后宫事务等,有监狱。东汉掖庭、永巷并置,均属少府,俸六百石。掖庭掌后宫贵人采女事,

  • 协理事务前锋参领

    官名。清朝前锋营中随前锋统领办事之属官。康熙三年(1664)设。左、右翼各一人。由统领于本翼前锋参领内选拟引见充补。掌章奏文移。